?
開海了,黃島區靈山灣畔拉大網活動又開始啦。昨天中午,百余名市民跟當地漁民一起在拉大網,大伙兒忙活了1個多小時拉上1萬多斤鮮魚,每位參與拉網者分到15斤魚。
一網拉上一萬多斤魚 昨天中午12時許,記者趕到黃島區大瀘河入??谔帠|側海邊看到,百余名市民分成兩幫,正和漁民一起拉網捕魚。
下午1時左右開始收網,只見螃蟹在爬,魚兒在跳,蝦虎拼命翻騰著身子。幾名漁民手持專門制作的帶柄的網兜,將魚裝到鏟車上,然后運到岸上,最后一過秤,共拉上包括斑鯽、螃蟹、比管、小刀魚在內的各種海鮮1萬多斤,其中絕大多數是斑鯽?!斑@種魚俗稱赤眼,長不大,最重的也就三兩左右,但味道鮮美,因為刺比較多,適合煎或炸。”組織拉大網的石嘴子村漁民楊勇告訴記者。
“今天的收獲情況還算不錯,算是個開門紅,去年我們最多曾經一網拉上2萬多斤魚?!睏钣赂嬖V記者,這網他們會再拉一個多月?!暗?0月下旬,天氣冷了,水溫也低了,我們就不拉網了?!睏钣抡f。
市民參與可憑票分魚 記者了解到,這種在海邊拉魚的網寬6米、長1000多米。“這個網是我們3家漁民合伙買的,花了5萬塊錢?!睏钣赂嬖V記者,他們在海邊拉魚時,很多喜歡熱鬧的游客都會來湊份子?!伴_始拉時,我們會給每個參與拉網的游客發一張票,等拉上魚后,再分一張票,只有持有兩張票的人才能分到魚?!睏钣抡f,將魚運到岸上后稱重,其中一半歸漁網主人,剩下的由參與拉網的人均分。
如今,海邊拉大網捕魚已經不再是當地漁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更多成為對原有漁家生活的紀念,也是黃島區漁家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年9月份開海后,在靈山灣畔依然活躍著兩三幫拉網人,市民可免費體驗,只需出點力氣就能分到海鮮,場面非常熱鬧,拉上的海鮮品種多樣。
若去體驗注意潮汐變化 市區市民若前去體驗拉大網,自駕游可在過隧道后順濱海大道一路西行,到達黃島西區的大瀘河橋后,順河東岸的水泥路南行200米,左轉可達。若坐公交車前往,可乘坐隧道6路、7路、8路公交車在靈山衛公交樞紐下車,然后轉乘302路或303路公交車在濱海新村站下車,步行500米可達。值得注意的是,每天的拉網時間有所不同,漁民為了省時省力,都是在低潮時下網,開始漲潮時拉網,若遇到大風或者下雨天氣,也就不拉網了,市民若前去體驗,應注意每天的潮汐和天氣情況。 記者 趙玉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