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日照8月30日訊(通訊員 丁兆專)2016年是日照近年來城市道路建設相對集中的一年,加上“旅游富市”戰略的實施,旅游旺季外地的車輛、人員大量涌入,日照市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擁堵。交通擁堵是大都市并不鮮見的“城市病”,而隨著城市發展,這種病態開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習慣了四通八達的日照市民該如何正確認識并合理應對這一“城市病”,成了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技能”。
記者調查——“城市病”成因
今年市民之所以明顯感受到交通擁堵,與城市道路維修改造和熱力管道施工有直接關系。
據日照市住建局副局長李偉介紹,今年日照建設改造34條城市道路,其中6條新建、18條改建。這是日照近年來城市道路建設最多的一年。與此同時,日照重點公路建設也在同步推進,濰日高速、機場高速、222省道西湖至嵐山段改建、206國道煙汕線日照段改建等建設工程全面鋪開。據日照公路、交通等部門介紹,日照在建、規劃的重點公路項目12項。
道路建設帶來的擁堵是暫時的,隨著工程完工,各類道路“末梢”、“斷頭路”的打通,日照交通大動脈將更加順暢。如迎賓路快捷路改造完成后,全程無紅綠燈,從高速出口到青島路海邊只需要12分鐘左右。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修路只是交通擁堵的原因之一,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是給交通帶來擁堵的不可忽視的構成要素。
汽車保有量大增:從市車管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71萬余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到45萬余輛。2016年截至目前,全市汽車數量猛增到49萬余輛,平均每百人就擁有17輛汽車。
道路,如同人的血管,車輛增加意味著血液濃稠,必然導致運動速度減慢。而一旦某些血細胞打破常規秩序,擁堵便會立即出現。
8月19日,北京路與濟南路交會處北200米左右,一輛在右拐車道的汽車突然“加塞”直行,導致與后車刮擦,車停在了路上,兩車駕駛員在一旁理論,致使隨后行駛的車輛動彈不得。路因此堵了!
8月20日,正陽路,這里數月前已經半路施工封閉,只剩一個車道勉強能讓一輛車通過。上午11時許,兩輛車相向而來。誰都不肯退讓,隨后竟下車對罵起來。路又堵了!
8月21日,山海天大泉溝市場。前來買海鮮的游客車絡繹不絕,雖然對面設有停車場,但不少游客為了自己方便,仍然把車臨時停靠在路邊。有車想進,有車要出,有車干脆逆行。路因此又堵了!
……
其實,仔細觀察,不少道路不文明行為,都是交通擁堵的誘因。
記者還發現,在日常交通中,日照交通擁堵以“點”為主。
學校集聚是擁堵的重要一“點”。以新市區家長普遍頭疼的“新營學區”點為例,這里新營幼兒園、小學、中學匯聚,道路規劃設計窄,周圍沒有停車場,在上下學時間,盡管交警創新推出了“牽手斑馬線”等一系列疏導交通、保護安全的舉措,“擁堵”仍然無法根治。
海曲路與青島路口一到上下班時段,上班族、旅游車等車流匯集給這個路口帶來巨大壓力,究其原因該路口是連接新市區、石臼城區和沿海景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周邊幾乎沒有道路可以承擔分流的作用。近日,有網友在網上列出“日照十大擁堵路段”基本都屬于類似的原因。
交警支招——既治標又要治本
要說城市交通發展感受最深的還是交警部門。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管理科長李斌介紹,目前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存在時間和空間的差異,集中表現在高峰時段的某些路段。為緩解當前的交通現狀,交警部門加大對現有道路資源的挖潛,進一步優化交通信號和交通組織,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海曲東路與北京路路口是貫穿全市的重要節點之一,近期由于管線施工和道路建設讓原本緊張的道路資源“捉襟見肘”。記者在該路口看到,交警部門在南側“逆行車道”增辟出一條左轉車道,這樣該方向在一個信號周期就可以多放行10到15輛車。據了解,隨著北京路與海曲路、迎賓路與北京路“右轉專用道”的投入使用,將極大緩解該路口的交通壓力。
為治理擁堵交警部門也是多措并舉、多管齊下。通過加強路面警力配置,把警力在高峰時段、路段全部擺到路面進行疏導指揮;加大對靜態交通的管控力度,近三個月共查處車輛違停、非法占道7.8萬余起;加快推廣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微信調處”,進一步減少對道路空間的擠壓,補齊管理中的“短板”。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其實交通秩序的好壞跟市民的參與方式有著必然和直接的聯系。有什么樣的選擇,就有什么樣的結果。例如遇擁堵路段依次排隊通過、錯峰出行、綠色出行,這些市民出行需要掌握的行車禮儀、行車習慣和出行方式,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綜合治理——“城市病”需城市治
路修寬了,就不會堵車了吧?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在日照市實施暢通工程評價中,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城市道路越修越多,就會刺激汽車出行的交通需求,道路反而會更加擁堵。
其實,修路占道、外來車輛突增等造成的交通擁堵表現出來的“陣痛”只是暫時的,其實我們更應關注的城市未來交通所面臨的“切膚之痛”。
近年來,日照市在科學實施城市規劃和功能布局、合理配置道路資源、加強道路微循環、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廣應用智慧交通做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探索。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要保證道路交通順暢就必須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主干道是“大動脈”,小街巷是“毛細血管”,出行者是組成“細胞”,三者都暢通了,交通才“不會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