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撒大帝、居里夫人、拿破侖,這些名人看似毫不相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左撇子。 8月13日是國際左撇子日,據統計,在中國,左撇子人群至少有八千萬,目前仍在呈上升趨勢。你身邊的左撇子多嗎?左撇子究竟是天生的還是與遺傳有關?家長該不該讓孩子隨大流改用右手?
“左撇子日”多數沒聽說 據了解,國際左撇子日起源于美國的一群左撇子。 1975年8月13日,他們建立了名叫左撇子國際的組織,設想把全世界的左撇子聯合起來,共同爭取左撇子的權益。一年后,該組織舉行慶祝活動,并將8月13日確定為國際左撇子日。曾有媒體報道,全世界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左撇子,且左撇子人數在快速增長。一項統計顯示,到2020年,全球左撇子可望達到10億人。昨天,記者對一些市民進行了調查。 “真沒想到還有專門給左撇子過的節日。”市民小楊說,她是左撇子,生活和其他人沒什么不同,不過有些時候容易出現尷尬狀況:一是吃飯、寫字時,容易和旁邊的人胳膊“打架”,為減少這方面的碰撞,小楊現在和他人吃飯時,都會坐得離對方遠一些,或是選左邊靠邊的位置坐。二是在工作中和別人握手,她時常不自覺地伸出左手。記者隨機采訪了一部分市民,30人中有10人左右知道國際左撇子日。隨后記者又加入一個左撇子群,經過咨詢發現,群中大概有60%的人不知道有 “國際左撇子日”這個節日。
多數可以左右開弓 大學生劉鵬告訴記者,他是左撇子,他覺得左撇子打籃球比較沾光,因為他運球時可以左右開弓,但以左手居多,而投籃時完全使用左手,這樣右手選手不好防守他。據劉鵬介紹,他爸爸是個純粹的左撇子,拿筷子、切菜都用左手,而他自己卻是個不完全的左撇子,只有運動時用左手,其他時候都用右手,而且左右手都比較靈活,可以交替使用。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劉鵬一樣,很多左撇子其實都是不完全的左撇子,他們做某類事情的時候用左手,其他時候用右手。
左撇子曾被有意糾正 李少博是齊魯醫院骨外科大夫,昨天醫院收治了一位病人,大腿骨折需做手術,由于病發突然,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處理。但這名病人骨折的位置并不利于右手操作,他熟練地改用左手,順利完成了手術。李少博醫生是左撇子,作為外科醫生,他通常用右手做手術,而能“左右開弓”則幫他解決了不少難題。據李少博介紹,外科大夫都要會左右開弓,但由于他是左撇子,所以并沒有像其他同事那樣需要特別訓練。李少博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喜歡用左手拿筷子和湯勺,父母發現后就刻意幫他糾正了。“盡管左手用剪刀的習慣始終沒有糾正過來,但現在做其他事用右手也沒覺得別扭或不靈活。 ”李少博說。
對于李少博的經歷,市民孫先生感觸頗深。 “我小時候,吃飯喜歡用左手,而且也表現出其他左撇子的特質。不過,學寫字時,媽媽強制要求我用右手。 ”孫先生說,在幼兒園里吃飯時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碰撞,甚至會因此引發打架事件。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左撇子小時候均被家長糾正過,原因無非是家長擔心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麻煩和不便。
該不該糾正看法不一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左撇子,但被家長強行改成用右手了。”市民王先生說。在他的記憶里,剛開始學拿筷子是用左手,對此,父母嚴厲地糾正他,所以改成用右手了。吃飯、寫字都用左手,這小時候因為左撇子沒少挨過父母和老師的敲打。王先生的寶寶馬上要滿3歲,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是,他吃飯、拿東西都習慣用左手。“左撇子看起來太奇怪了,以后肯定要被人笑話。 ”王先生說,他父母依然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為此,每次看到孫子用左手,爺爺都要嚴格糾正他的“錯誤”。
市民高先生卻對此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高先生的孩子已經五歲了,剛會抓東西時,高先生就發現孩子喜歡用左手。不過,他并沒對孩子過多干預,只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后,為了方便,才讓孩子學著用右手寫字,但孩子吃飯和玩耍還是用左手。“我覺得左右開弓能鍛煉大腦,會讓孩子更聰明。 ”高先生說。
記者發現,一些家長對子女從小慣用左手的行為看法不一,有些不干預,有些則認為孩子慣用左手的行為不正確,強行讓孩子改正。
專家:訓練左手對開發右腦有好處 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科的醫生告訴記者,他們經常碰到家長咨詢有關左撇子的問題,問得最多的就是發現孩子常用左手抓東西,怎樣才能糾正。青島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江忠解釋稱,習慣于用右手的被稱為右利手,習慣于用左手的被稱為左利手。通過右利手、左利手,可以區別大腦半球的主要功能區在哪邊。習慣使用右手的人,左腦功能較發達,左撇子則右腦更發達。 “一個人是否聰明,主要在于對腦組織的開發。 ”江忠表示,這意味著,孩子慣用左手還是慣用右手,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好壞之分,沒必要刻意糾正。雖訓練孩子的左手對開發右腦有好處,但“左撇子更聰明”的說法,目前并沒有科學依據。
對于慣用左手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左撇子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改為右手,以此學會“左右開弓”的技能。江忠說,嬰兒從4個月大開始會有一些手部動作,逐漸就能看出他是不是左撇子了。到了3歲,孩子會進入叛逆期,這時家長若強行干預孩子用左手的習慣,可能讓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種受束縛、被壓制的感覺。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性,左撇子是孩子天性的表象之一,家長應該正確對待這種天性,最好讓他們順其自然,不要過度強迫孩子改掉左撇子,讓孩子正確認識左撇子的差異性,而非錯誤性或優越性,以免使孩子產生不恰當的自我評價。
延伸:手有“左撇子”眼睛也有“左撇子” 記者了解到,人眼睛的使用習慣和大腦的使用習慣息息相關。人的大腦分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半球,這兩個半球在運行時高度專業化。人在使用眼睛時,兩只眼睛的視野都受到大腦兩個半球的分解,右半球接受兩只眼睛視野的左半部分,左半球則接受兩只眼睛視野的右半部分,這樣,整個大腦實際上是獲得了四個獨立不完全的視野部分。盡管有這樣的分工,每個人還是有一只自己的慣用眼。也就是說,如同人在使用手時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在使用眼睛時,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別。判斷自己用眼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方法很簡單。讓自己的雙眼同時注視著眼前稍遠一點的某一個小物體,然后伸出一個手指,橫放在自己的眼前,這個手指的位置應放于使得雙眼看起來是位于小物體的上方。接著,閉上一只眼,改成由一只眼睛觀察。如果這時原來橫放的手指仍位于小物體的上方,那么這只眼睛就是你最習慣用的眼睛,如果這時手指的位置與原來的情況有很大不同,那這只眼睛就不是習慣用的眼睛。
■左撇子·趣事 1.左撇子更聰明?
關于左撇子聰明的說法,現在仍沒有科學依據來證明。大腦對手的控制是交叉的,左撇子意味著右腦(形象具象如音體美空間想象)思維比較好,左腦(抽象如邏輯推理語言)思維比較差,而一般人恰恰相反。因為中國的教育主要看抽象的內容,所以左撇子只是看起來比較聰明而已。
2.左撇子壽命短?
在這個主要為右撇子服務的社會中,左撇子遭遇意外的可能性要高于右撇子,主要原因就是絕大多數設施和機械為右撇子考慮。嚴格來說,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遭遇 “意外”死亡。
3.左撇子愛喝酒?
多年來人們認為左撇子更有可能成為酒鬼。這個領域的研究比較模糊,只有少量的樣本。來自12個國家超過25000人的一項研究讓事實更清楚了一些——左撇子不是更易于酒精中毒,他們是常常喝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