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武潔
7月22日,國家衛計委在官網上公布了各地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的進展情況,截至21日,只有14省份將談判藥品納入各類醫保合規費用范圍。這也導致一些藥品在一些省份開始降價,而其他一些省份則仍然執行原價。為了節省藥費,有患者開始跨省買藥。(7月28日《南方都市報》) 談好的藥價在過半省份降不下來,這是為什么?除了醫藥體系的地方利益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緣自藥價管理體系的多頭化。負責砍價的衛計委并非醫藥支付體系的管理者,負責藥品采購銷售的醫保體系則歸屬人社部。相形之下,美國是通過醫藥批發零售商、保險公司等機構與制藥企業分別談判確定藥價,利用規模效應來降低價格,同時通過專利保護制度保證制藥企業的利潤。這一更加直接靈活的藥價談判體系,使得價格傳導更為快捷,也避免了多頭管理下的價格傳導阻滯。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