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60多年前,薛文泉開始學(xué)習(xí)維修鐘表,自此與鐘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修表之余他收藏了手表、掛鐘、鬧鐘等1600余件。昨日,78歲的薛文泉老人將他收藏的1500塊手表和100個鬧鐘正式無償捐贈給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收藏展示。記者從青島民俗博物館了解到,這些藏品將于今年8月進(jìn)行為期一個月的預(yù)展,并將其列入明年的固定展覽計劃,常年對外展示。
1600塊表擺滿了戲臺 昨日上午,“薛文泉先生收藏品捐贈儀式”在青島民俗博物館古戲樓二層舉行。雖然捐贈儀式定在上午9點,但是早上7點薛文泉老人和老伴兒就早早地來到了這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將10個鋁合金密碼箱一一擺放到兩層展臺上,每個密碼箱里整齊地排列著150個透明表盒,每個表盒里放著一塊擦得锃亮的手表。展臺前,100個各式鬧鐘分四排擺放。記者看到,用于展示這1600件藏品的古戲樓二層戲臺幾乎都被表占滿。
曾有人出70萬元買表 “這些表是我用六十年的時間從各地收集過來的,都是我的心頭肉。現(xiàn)在,我將畢生收藏捐給博物館,希望這些鐘表能夠讓世人欣賞,并永久地保存下來。對于這些鐘表也是最好的歸宿。”薛文泉老人告訴記者,這些手表都是機(jī)械表,其中有八成是國產(chǎn)手表,其余是瑞士表、日本表、俄羅斯表和法國表。對于世界級名表,他沒有能力去購買,所以他的表多是從各地的舊貨市場淘回來的舊表或者故障表。他收藏這些表,并非為了升值賺錢,主要是愛好。之前有個外地的鐘表收藏愛好者,出價70萬元購買他所有的鐘表,但被他拒絕了。
8月進(jìn)行藏品預(yù)展 “薛文泉老人收藏的手表型號十分齊全,涵蓋了歷史上上海、青島和天津三大手表廠不同時期生產(chǎn)的各種系列手表,對我國手表發(fā)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青島民俗博物館館長石建民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共接受薛文泉老人收藏的手表藏品1500塊、國產(chǎn)鬧鐘100個。接下來,青島民俗博物館將在8月初對這批藏品進(jìn)行為期一個月的預(yù)展,并于明年將這批藏品列入固定陳列計劃,供人欣賞研究。
“薛文泉老人是20年來向我館捐贈成套藏品的第一人。為了表示對薛文泉老人熱心于博物館事業(yè)的感謝和鼓勵,我們特聘薛文泉老人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名譽(yù)館員,這也是我館建館以來第一位名譽(yù)館員。”石建民館長表示,接下來青島民俗博物館將邀請薛文泉老人一同對這些藏品進(jìn)行研究和整理。
(記者 于滈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