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網7月13日訊 2016年6月25日,在等待近六年時間后,李滄區南嶺社區的居民終于拿到回遷房鑰匙。可分到的新房高興勁兒還沒過,王女士和另外六十多戶居民發現房子有些奇怪,不僅可視對講機和開關離地僅有一米高,就連房子也不是按照當初公示的圖紙設計的。“問了半天,才知道我們拿到的是無障礙住房,這種房子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王女士告訴信網,無障礙住房是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抓鬮分配的,如今建設方只提出了修正方案,但居民們并不贊同這一方案。
等了六年時間卻分到無障礙房 開關離地面只有一米的距離
王女士是湘潭路嶺南社區的居民,2010年老房子拆遷,她簽訂一份南嶺社區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獲得了129.68平方米的拆遷安置面積,新房位于中南世紀城二期。2016年6月初,南嶺社區組織回遷居民抓鬮選擇樓層和房號,6月25日,王女士和其他業主拿到了新房的鑰匙。
“還沒拿到鑰匙時,我在小區外面看自己的新房,真是越看越高興,樓層和位置都讓我很滿意,可拿了鑰匙打開家門時,卻是傻眼了。”王女士說,剛進家門時,她總覺得屋里的開關和門鈴位置有些別扭,得彎下腰才能摸到開關。
不僅如此,王女士還發現實際的房屋設計與最初看到的設計圖紙有些出入,衛生間、廚房和陽臺的面積偏大,臥室和客廳的面積庫爾有縮水。
“這套房子越看越別扭,我問了問同一座樓里相同戶型的鄰居,家里也是這樣。”王女士有些不放心,就把家中照片發給了從事建筑行業的朋友,得到的答復卻是“這是一套殘疾人無障礙住房”。
“我們家都是健全人,不需要無障礙住房,拆遷合同上也沒寫會分一套無障礙住房,自始至終我們都不知情。”王女士告訴信網,最開始她以為只有6號樓有無障礙住房,隨后大家又發現相鄰的1號樓也有不少無障礙房,“現在有將近70戶居民拿到的都是無障礙房。”
中南建設承認房屋與公示圖紙不同 7月12日上午,信網來到王女士家,家中的可視對講機已經拆除,但墻面上留下的位置離地面也只有一米。“這個高度對坐輪椅的人來說正合適,但對于我們這些健全人來說得蹲下來才行。”
更讓王女士感覺別扭的還有衛生間與臥室的設計。“根據選房時的圖紙,衛生間在側面,旁邊是主臥室的門。但現在衛生間的門正對著入戶門,臥室的門被挪到了客廳的墻上,整個一面背景墻都被毀了。”
“從6月25日拿到鑰匙到現在,我們一直在與南嶺社區以及建設方協商,但始終沒有確定的結果。
根據王女士提供的電話,信網聯系到了建設方中南建設的田經理,他沒有否認房屋實際與公示圖紙不一致的問題,只表示對于業主們反映的問題,開發商已經提出修改的意見,無論是開關和對講機的位置,還是臥室門的朝向,都可以進行修正。田經理表示,無障礙住房的配建是根據國家標準來的,在設計過程中戶型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整個小區有1500多戶,我們按照4%的比例配建無障礙住房,是符合國家規定的。”田經理說,小區每個樓座都有無障礙住房,并不是只把無障礙住房劃到了回遷居民的選房范圍里。
信網查詢到,根據2001年8月施行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的要求,“多層、低層住宅及公寓建筑,每100套住房宜設2-4套符合乘輪椅者居住的無障礙住房套型”。
對于中南建設提出的修改方案,王女士并不贊同:“好好的新房還沒住人就開始砸墻,這一點我們無法接受。而且無論房子怎么修整,都改變不了這是一套無障礙住房的事實。而且國家的規定也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吧,有多少殘疾人就建多少無障礙住房,沒有殘疾人也不能硬建。”
房產證明中不出現無障礙住房字樣 12日上午,王女士和其他居民來到南嶺社區,拿到了一份《關于南嶺社區安置房中無障礙房相關情況的說明》,湘潭路街道辦事處南嶺社區居委會與開發商中南集團青島分公司做出承諾,“居民在后期辦理房產證時,房產部門出具的房屋產權證不會出現無障礙用房字樣。在辦理房屋產證所需的檔案資料中不會體現無障礙房字樣。如產權證件當中出現無障礙房字樣,影響居民房屋交易價值,由此產生的差價由中南集團青島分公司和李滄區湘潭路街道辦事處南嶺社區居委會共同承擔”。
“無障礙房的配建是符合國家規定的,這一點不需要向居民說明,而且我們事先也不知道有無障礙房這回事。”湘潭路街道辦事處南嶺社區的工作人員表示,上午已經與居民協商好解決辦法,只等本周四建設方與居民最終確定維修方案,“退房或者換房都是不可能的。”
隨后,信網分別聯系了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李滄分局和李滄區房管一處,工作人員均表示尚未接到居民關于無礙住房的投訴,“分房抓鬮是由南嶺社區組織的,現在出了問題也應該找社區解決。” 信媒體記者 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