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松超
日前,有泰國網友發圖稱,日本孩子在清邁機場候機時,人手一本書,之后類似《日本學生在清邁機場的驚人一幕!中國人沉默了……》等文章網上熱傳。沒過幾天,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小學生身上,據媒體報道,他們不僅安靜閱讀候機,連行李箱也都整齊擺放,得到的評論卻是:擺拍、作秀、模仿,老師安排好的……(7月5日澎湃新聞網) 對中國孩子閱讀候機的猜疑,有兩點很值得一提:一是,每年的世界閱讀日,國民閱讀率太低都會被拿來說一番,盡管每年幾乎都有所提高,但在人們的潛意識里,不讀書的標簽,似乎仍舊貼在國人身上;再者,中國人素質低的話題,亦隔三差五地會通過相關話題,拿出來討論一番,遠的不說,這兩天的宜家蹭睡族就是一例。
說實話,對于社交媒體上流傳較廣的照片,對其真假、作秀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也并不為過,甚至還值得提倡,畢竟假的照片所傳遞的信息,會誤導公眾。但問題在于,我們質疑作秀,也不能只因某些領域的不合理現象,就盲目地懷著一種自卑的心理,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假的,是在作秀。而很顯然,此處有些網友對中國孩子閱讀候機的作秀質疑,就多少有些自卑的意味。
這么說,并不是在否認對網上不確定的信息進行質疑的行為,而是想強調,當我們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時候,應該對自己的質疑行為,選擇較為審慎的表達方式,否則,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失去一種相信美好的能力?遇到在網上傳播的正能量,就先將其預設為作秀的立場,累不累?而假如這在事實上不是作秀,對當事人來說豈不也是一種傷害?
至于如何去質疑作秀,我想,有合理證據來舉證才是關鍵,否則就需要對自己的發言負責,因為這是公共空間,你的質疑有可能就是一種詆毀。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別有用心者炒作的幾率,也讓那些傳遞正能量的人不怕在公共空間傳播,不怕被質疑。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