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中醫可能毀在中藥上,這不是危言聳聽。我著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國醫大師,你開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藥不行,百姓吃了沒效果,那就會毀掉中醫。”7月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昆明舉行的“全國中藥材資源與生態種植研討會”上說。(7月4日新華網) 中藥相較于西藥重在調養,副作用更小,因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信賴,中藥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是與之相反的是,野生中藥材越來越少,漸漸變成家種,而家種又存在土壤污染、農藥化肥多、采集時間違背科學規律、種植周期長等問題,這造成中藥材的藥效越來越低,藥材的質量與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王國強所說的,再好的方子,抓的藥不行,也沒有用。換句話說,也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中藥材質量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不是小問題,正如王國強強調的,中醫都可能毀在中藥上。而中藥材質量越來越差,其實也在于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要看到,西藥的生產與銷售,都有較為嚴格的審批程序,從生產到銷售,藥監部門都有較為嚴格的把關,層層監管。而中藥材在生產與銷售環節卻素來就缺乏這樣嚴格的監管,這與中藥材僅是制藥的材料,而西藥卻是藥的成品有關系。但中藥材更多地直接應用于治療,并不簡單地是一種制藥的材料,很多時候都起著藥物的作用,這就需要加強對中藥材領域的監管。
如果對中藥材的監管仍然缺位,中藥材質量問題也很難有改觀,中醫不僅難有長足發展,甚至將很可能毀在中藥材上面;而這給公眾的健康也帶來很大危害,藥效越來越差,甚至質量低劣的中藥材,不僅無法治療患者的疾病,反倒會危害患者的健康。提升中藥材的監管層級,提高監管水平,同時重視保護中藥材資源,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