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大廈站長劉暢(右)正在客服中心進行車站管理工作。
近日,青島地鐵2016年招1090名委培生的消息引起了社會關注,今年年底3號線就要全線通車了,地鐵需要多少人來服務?吃上地鐵飯的人是哪來的?想吃地鐵飯的人還有沒有機會?記者調查發現,地鐵3號線全線開通后,將有1800余人為這條線的運營服務。根據規劃,到2020年青島將實現6條地鐵線運營,預計技能人才需求量將達到近萬人。此外加上對建設等人才的需要,吃地鐵飯的人更是龐大。
人從哪來? “訂單式”培養受歡迎 青島地鐵運營人員的儲備都是呈梯度的。”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孫會巖介紹,青島地鐵從2010年開始啟動人才定向委培計劃,當年首批招收的主要是地鐵司機,從2011年招生專業開始拓展到車輛駕駛以外的信號維護、供電維護、運營管理等方面。2016年委培生畢業人數將達到2100人,而在校生還有650人。
在2016年委培生計劃中,青島地鐵委托青島市技師學院、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技師學院、山東職業學院、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武漢鐵路技師學院以及齊齊哈爾技術學院七所學校招生1090名學生,涉及車輛駕駛、站務運作、內燃機車駕駛和檢修、車輛設備、車輛檢修、供電維護、機電一體化、通信維護、信號維護以及工建等10個專業。
而這種“訂單式”人才培養,也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在本報的高招會現場,地鐵委培生的展位上也顯示了超高人氣,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負責招生的于老師表示:“地鐵車站里的站長、客服人員、服務人員等,基本上都是我們站務運作專業的委培生。只要通過學校的正常考試,沒有重大違紀現象,委培期結束后,一般都可以直接到青島地鐵工作、成為正式員工,招聘錄用率在90%以上。”考生小王今年的高考成績是440分,地鐵委培生對他非常有吸引力,“現在的就業形勢一般,而委培生將來卻可以直接到青島地鐵工作,以后的發展空間也比較好。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
飯好吃嗎? 90后美女愛上開地鐵 “車廂滅火器、檢查完畢”“報站指示燈、檢查完畢”“座底剎車裝置、檢查完畢”,在青島地鐵3號線安順車輛段車輛檢修車間,地鐵女司機徐娜正在對列車進行發車前的檢查。她一邊查看每一個要檢查的環節,一邊大聲地報出檢查結果,確保每個細節不被疏漏,這是開動列車前必須進行的工作。
1991年出生的徐娜是個地道的青島“小嫚”,2010年作為青島地鐵定向委培生接觸地鐵駕駛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個職業。據徐娜介紹,地鐵分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自動駕駛聽起來簡單,但是要隨時監控好列車設備、線路狀況,有異常的話要第一時間處理,確保安全運行。
在青島地鐵3號線上,像徐娜這樣的地鐵女司機一共有11名,她們都是“90后”姑娘,年齡最小的只有24歲。11名女司機都畢業于濟南鐵路高級技工學校,是城市軌道交通電客車司機專業的同班同學。2013年委培畢業,2014年在廣州地鐵實訓,2015年青島地鐵首條線路開通,她們又成為青島地鐵的首批女司機。
與徐娜不同,地鐵大廈站的站長劉暢,是從深圳地鐵“跳槽”過來的,她早已熟悉了這里的工作,在她帶領下的小團隊,有條不紊地服務于地鐵每天的運營。作為一名威海姑娘,選擇從深圳來到青島,完全是出于“離家近”的地緣關系。實際上,在此之前她已有了近5年的地鐵工作經驗,2010年進入深圳地鐵工作,從客運值班員、行車值班員做起,從代理站長、初級站長再到站長,應該說她對地鐵車站的管理已經非常熟悉。在青島地鐵,像劉暢這樣有經驗的地鐵運營人才還有許多,他們曾在國內其他城市的地鐵系統中工作多年。
據孫會巖介紹,青島地鐵為了留住人才采取多項措施,比如提供比同業更具優勢的薪酬以及職工宿舍,讓在地鐵工作的年輕人能更加安心工作。
相關鏈接 青島本地委培學校少 高層次人才多“外來” 青島地鐵所需的高層次技能人才大多都來自于武漢鐵路技師學院、齊齊哈爾技術學院等外地院校,青島本地院校只有青島市技師學院、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技師學院、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等三家,且都側重中職類教育,專業技術水平不是太高,開辦時間相對也較短。
不過,面對人才“本地制造”的短缺,青島本地院校也在不斷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今年青島市技師學院專門建立了軌道交通產業公共實訓基地,還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2000萬元。同時今年4月,由國家發改委、青島市政府投資1200萬元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實訓中心在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啟用,成為城市軌道交通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新平臺。此外,青島理工大學也與青島地鐵簽訂了合作協議。
本版文/本報記者 婁花
圖/本報記者 張偉
有多大機會吃上地鐵飯?
每公里需配備60至80人,國內人才缺口巨大 不管是地鐵司機徐娜還是地鐵站長劉暢,一條地鐵線跑起來,任何崗位都是板上釘釘、缺一不可。為確保正常運營需求,每條線路均需配備站務、乘務、調度以及維保等相關人員,算下來所需要的人才量不是小數目。
“軌道交通行業人才需求呈現出總體數量大、專業范圍廣等特點。”廣州中咨城軌工程有限公司青島項目部經理趙明義如是表示。趙明義所在的廣州中咨是國內領先的城軌方面咨詢公司,已為昆明、西安、蘇州、長沙等10多個城市的地鐵提供運營管理和成本測算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按照目前全國各地城市軌道交通基本每公里配置60~80人的標準,一條30公里長的線路就要配置1800~2400人,加上軌道交通開通運營后間接進入軌道交通行業從事保潔、保安、維修、物業等的人員,數量將會更加龐大。”趙明義說,以2009年開通的廣州地鐵5號線為例,該線路全長32公里24個車站,一線的運營生產服務人員達到1479人,加上提供保障的職能、管理人員,總數接近2000人。“由于前期線路要為后續線路開通培養和儲備人才,初期每公里的運營人員普遍按70人配置。”他說,隨著后續線路開通,每公里配置的運營人員數量會有所下降。
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26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運營線路總長度達3618公里,運營人才需求達到25萬人。而現狀則是,現有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人才數量已經不能滿足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需要,國內地鐵運營人才缺口巨大,由于專業特殊、培養學校少,市場上地鐵人才極為緊俏,國內地鐵公司紛紛采取各種手段吸引優秀人才,相互“挖墻腳”已不可避免出現。
而據孫會巖介紹:“目前參與到地鐵3號線北段的運營人員有2300多人,實際上等今年年底全線開通,標配的運營管理人員是1810人,剩下的都是在為其他線路作儲備。”
與此同時,地鐵產業還將拉動間接就業。中車四方研究所自從增加青島地鐵業務后,新增就業人員1000多人,青島本土企業如中車四方、海爾、海信、特銳德、漢纜、隔而固等企業,也因為新增地鐵相關設備服務新增大量員工。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