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貴峰
河北承德社保局科員白雪杉利用養老保險系統漏洞,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續接手續,將部分養老金據為己有。案發后,白雪杉退回了800多萬元,但仍有不足。承德社保局認為參保人沒有通過正常途徑繳納養老保險,要求248名參保人自己補齊這部分虧空,否則不再計發養老保險金。(6月22日澎湃新聞) 從目前媒體披露情況來看,除了白雪杉,當地社保局自身無疑也存在許多顯而易見的過錯。如在國家要求社保手續應“電子化方式辦理”背景下,“承德市養老保險系統遲遲沒有實現聯網,依然停留在手工轉移業務模式”,并給白雪杉作案留下可供利用的系統漏洞。再如,在“將部分養老保險金據為己有”情況下,當地社保局仍長期任由白雪杉將其辦理的參保人員信息順利錄入當地社保系統,甚至在“已順利發放養老金”之后,依然對此習焉不察。這些過錯,顯然都絕不能轉嫁給參保人員,而只能由社保局自身來擔責“補齊”。
實際上,面對上述社保局人員詐騙案,相比參保人是否應“補齊”虧空,更值得公眾關注的還是,它事實上再次暴露了目前我國社保尤其是養老保險基金管理長期存在的許多十分嚴重、亟待“補齊”的制度漏洞。如保險基金管理太過分散、統籌層次太低。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