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交站點預埋無線充電線圈,就可以實現運行停靠時自動充電,30秒時間就可以補充所需續航里程。昨日,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中德生態園與德國龐巴迪PRIMOVE有限公司近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建國內首條龐巴迪無線充電實驗線項目,這也是目前亞洲首條、世界功率最高的200千瓦無線快充巴士公交線路。
西海岸建無線充電實驗線 龐巴迪無線充電實驗線項目將分別建設中距離、短距離試驗線各一條,預計可供20輛無線充電巴士運行,沿途站點使用龐巴迪研發生產的200千瓦無線充電系統。該系統包括安置于充電站點路面下的車輛識別系統、無線充電基礎設施,以及位于巴士上的能量接收器、儲能電池、電驅動系統等。充電站點的所有電力電子設施 “地埋式”的特點,使城市核心區充電基礎設施零占地成為可能。優勢就在于無接觸感應式動力傳輸,一切源自隱藏在車輛下和埋于軌道下的隱形供電設備,它能不受任何天氣和地面條件的影響。
地埋式線圈“壽命”有保障 該技術在公交沿線埋放電源線并在公交車站地下建設電池感應系統,通過磁場的電池感應將電力傳遞給車上的電力接受系統給大巴充電。而獨特的線圈設計將電磁場定向傳輸,巴士車內幾乎檢測不到電磁場,車外電磁場強度也只有國際標準ICNIRP2010的四分之一,保證了車輛的綠色運行。為了將這項技術產業化并推向市場,擁有專利技術的地埋式初級線圈預制模塊經過了長達一年的100萬次的13噸軸重碾壓試驗,以此保證模塊至少20年的使用壽命。所有電力電子設備達到最高防護等級IP68,并采用德國專業的排水箱體設計,即使在暴雨情況下依然保證安全運行,成為這套無線充電系統的優勢所在。
停車30秒內完成充電 快速無線充電系統的最大優點是可以減輕公交樞紐的車輛充電壓力,將充電設施分布到沿線車站。系統充電停車誤差達到了革命性的±0.6米(行駛方向),并且可以在誤差范圍內任意位置以90%的效率進行快速充電。在車站乘客上下車30秒內可以補充所需續航里程,城市電動巴士將裝配60千瓦時的小容量快充電池,不必再攜帶兩三噸重的動力電池,大大減輕了整車自重,節省能耗15%,所節省空間可多載12名乘客,從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的初衷。
大幅提高運行效率 提高充電功率,縮短充電時間,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十分重要。龐巴迪公司全球市場戰略副總裁科博今年4月在北京的一場無線充電技術專場沙龍介紹說,無線充電可以大幅提高電動汽車運行效率。另外,無線充電適應未來自動停車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趨勢,更加便利。以龐巴迪純電動無線充電巴士在德國的商業運營情況為例,在終點站需要停2.7分鐘至4分鐘,使用200千瓦輸出功率進行無線充電,就可以把所消耗的能量補充。這是一個全自動的充電方法,巴士用來停車的時間非常短,充電越方便,越能利用這些很短的時間。
推動無線充電汽車研發 德國龐巴迪公司是全球公共交通技術引領者,其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充電速度,遠超目前國內純電動巴士廣泛使用的80千瓦有線充電系統,使得無線充電不僅可以在城市微循環線路中使用,也適用于主干線公交線路(如BRT)以及有軌電車等軌道交通。目前使用這種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的巴士已在柏林、曼海姆等地開通了商業運行線路,累計運行超過25.5萬公里。
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了 《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 (2016-2030年)》,15項重點任務中,無線充電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被多次提及。計劃要求到2020年,突破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以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為突破點和應用對象,研發高效率、低成本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建設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場站示范工程。此次,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引進龐巴迪無線充電實驗線項目,將成為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場站建設的示范工程,推動國內無線充電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與生產。
記者 劉海龍 通訊員 韓麗 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