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5月29日訊(記者 韓小偉 劉玉凡 實習生 李鳴) 自下月起,一項關于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強制性規(guī)定將實施,7歲以下童裝頭頸部不能帶有繩帶。但近日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市場、網(wǎng)絡上都還能見到帶有繩帶的服裝。
由于近年來童裝的傷害事故頻發(fā),國家質檢總局特別發(fā)布了我國首個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據(jù)了解,全部技術內容為強制性的《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于2015年5月26日發(fā)布,自2016年6月1日起實施。里面規(guī)定,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所用附件,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對于縫制在可貼身穿著的嬰幼兒服裝上的耐久性標簽,應置于不與皮膚直接接觸的位置。還有一項技術要求最為引人關注: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那么,在新規(guī)實施之前生產的衣服如何處理?該技術規(guī)范中說明,實施過渡期為2年,2016年6月1日前生產并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繼續(xù)銷售至2018年5月31日。
對于頭頸部的隱患,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幼童甚至付出了生命。2013年9月11日下午,河南太康一名不滿3歲的男孩在滑滑梯時突然暈倒,送到醫(yī)院救治卻不幸身亡。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男孩向下滑滑梯時,衣服風帽上的繩子扭結在一起勒住脖子,誘發(fā)食物反流引入支氣管致窒息死亡。這并非是唯一慘劇,2012年11月5日,東莞市一名5周歲的兒童在幼兒園的滑梯上玩耍時,穿的是帶連領帽子的上衣,帽子邊沿一條繩帶卡在了滑梯上,并勒住了其脖子,造成窒息,最終不治身亡。
這種頭頸部的衣服繩帶并不少見,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殺傷力?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力學實驗教學中心曾做過相關試驗,發(fā)現(xiàn)繩帶被拉緊后的拉力能夠達到孩子體重的五六倍。這樣大的力量能夠造成孩子的脊髓損傷,引發(fā)呼吸肌麻痹,足以造成腦缺氧甚至腦死亡。
25日、26日兩天,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在臺東商圈,記者走訪中看到,大多童裝品牌都沒有7歲以下頭頸部帶有繩帶的服裝。一名售貨員說,出于安全考慮,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生產、銷售帶有繩帶的童裝了。記者走訪中發(fā)現(xiàn),在一家童裝店內看到一件男童服裝,帽子上有一條繩帶,這條繩帶沒有固定住,可以抽取下來。“這種衣服不大好賣,我們處理了也不再進這種了。”銷售員表示。
記者也在網(wǎng)絡上搜索,發(fā)現(xiàn)帶繩帶的嬰幼兒服裝還不少,在天貓搜索關鍵詞“連帽衫”“嬰幼兒”,以銷量排行在前的多件童裝均帶有繩帶,而且都是7歲以下的童裝。
相關人士提醒,除了頭頸部繩帶存在隱患,嬰童服裝上的小花、卡通裝飾配件、紐扣等,如果拉力、縫制牢度達不到要求,一旦脫落后被孩子誤吞,也可能造成窒息等意外。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