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5月28日,在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附近的一家賓館內,李鵬的家人仍在焦急地等待調查結果。李鵬是華東理工大學研二的學生,5天前,他在上海一家工廠的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難,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記者調查發現,李鵬的導師張建雨持有事發工廠股份。李鵬的家人及同學質疑,張建雨涉嫌安排李鵬進行中試放大實驗,這或是導致事發的原因。(5月29日《新京報》) 就在5月28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宣傳部相關負責人稱,張建雨已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學校正在配合政府部門開展調查。然而,有個細節令人錯愕,校方稱——2007年,學校便明確規定,教師不允許在校外企業進行實質性兼職,個人也不能作為法人開辦公司。但李鵬家人及同學介紹,導師張建雨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資有多家工廠,之前,他曾多次安排學生在這些工廠進行商業研究或實習。對這樣公開的秘密,為何唯獨作為監管者的校方后知后覺?
真相未明之前,也許這是一起安全生產事故,但它更指向少數高校混亂的研究生教育與培養機制。據說在幾個月前,李鵬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找到一種新的配方,這種配方能使某種現有相變材料的儲能得到提升。然而,“導師讓他暫時不要發表(論文)”。同學分析稱,導師可能是擔心成果公布后,大家都知道這一配方,他的企業也就喪失了先發優勢,“張建雨不是不許李鵬發表論文,而是希望其延后發表——在此之前,他希望先在自己的企業實現工業化生產。”且不管這樣的推斷是否小人之心,但“導師老板”在學術與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邏輯上顯然很可能屁股決定腦袋。這恰恰是高校或管理者禁絕導師“分飾兩角”的根源所在。
希望李鵬之死能夠警醒各大高校嚴查導師兼職情況,并請高校監察部門調查學生對導師的評價,改變導師對學生的單向考核,讓師生關系歸于理性而對等。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