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關總署正式下發《關于執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新的監管要求有關事宜的通知》,之前傳言的監管部門將為4月8日起實施的跨境電商新政設立的“一年緩沖期”正式落定。這意味著,除了進口稅制的改變外,此前跨境電商新政中其他對電商具有殺傷力的規定都已暫緩實施。(5月26日《北京青年報》) 海淘新政除稅制改革保留外,已按下“暫停鍵”。一年緩沖期其實也是思考期,到時候“新的合理監管方式”,當不至于重新照搬已然“試錯”的條款?;趯嵤虑笫堑膽B度,這樣的及時改正無疑值得肯定?!?br>
從這一個月的實際數據看,因跨境電商平臺無法提供“通關單”所需的資質、單據證明而大量商品無法進口,各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進口單量出現銳減。其下滑態勢堪稱斷崖式,對于一個新興的行業而言,這無異于釜底抽薪。這樣的效果,在新政實施之前,未必是不可預料的。只是因為海淘發展太過迅速,讓監管部門憂慮其對國內生產和消費形成沖擊,所以用藥過猛。其實,這樣的憂慮本無必要。
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商品,這是重要的民生改善。至于可能受到沖擊的相關國內產業,則很可能是低效率的。海淘其實也是促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力量。因為真正的供給側改革必然會有淘汰。單靠限制跨境電商,不可能“保護”出我們的競爭力。
海淘新政的用藥過猛,其實也是沒有掌握好市場與管制之間的平衡。一方面,我們提出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我們又在具體的利益面前不太放心市場的無形之手。大概正是基于這樣的矛盾心態,才有海淘新政的“試錯”。好在如今已迅速改正了,而這是需要勇氣的?!?br>
認清大的發展趨勢,謹慎使用管制力量,既看到新事物對特定行業短期內的影響,更看到對更多行業長期內的影響,這是海淘新政“試錯”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