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黃島、高新區局,即墨、膠州、平度、萊西市局開展了第三期餐飲食品監督抽檢工作。本次抽檢重點選取面粉、蔬菜、生肉類、自制面制品、自制熟肉制品、自消毒餐飲具、水產品、煎炸用植物油等重點食品品種,共抽檢657批次,涉及全市各類餐飲單位(含原現場制售食品單位)。檢測結果顯示,合格641批次,不合格16批次,總合格率97.5%,問題發現率為2.5%。
青島市食藥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有饅頭等面制品不合格項目為鋁殘留量;蔬菜不合格項目為氧樂果和克百威;肉制品不合格項目為克倫特羅;生豬肉不合格項目為沙丁胺醇。
專家提醒,鋁在人體內是一種“慢性毒素”,由于鋁在體內比較難以代謝,會在大腦、肝臟、骨骼等組織當中沉積,出現腦損傷、貧血、骨質疏松等。
蔬菜檢出氧樂果和克百威,能通過食道、呼吸道和皮膚引起中毒。肉制品檢出的克倫特羅即瘦肉精,人攝入后會造成手腳發麻、心率加快、嘔吐等癥狀。
生豬肉檢出的沙丁胺醇廣泛用于治療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但攝入過量對人體危害較大,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尤其危險。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市局已責成相關區市局依法約談抽檢不合格樣品餐飲企業負責人,并對不合格樣品餐飲單位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據了解,2016年,青島市將完成食品定性定量檢測不少于6.5萬批次。堅持問題導向,將抽檢任務的80%以上用于監督性抽檢,突出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濫用和非法添加、致病菌、重金屬、污染物等安全性指標,增加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高風險品種的抽檢頻次,提高抽檢的靶向性。今后的抽檢信息公布也將變以前的抽檢合格率為問題發現率,便于市民了解問題、放心選擇,讓違法者沒有市場,倒逼從業者誠信經營,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