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打針不吃藥”、“綠色療法”的小兒推拿越來越受到一些家長推崇,街頭打著“小兒推拿”旗號的保健按摩店也紛紛多了起來。齊魯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除醫療機構外,小兒推拿目前缺乏行業公認的“資格證”,在監管上也屬空白,行業門檻低,亂象叢生。
保健按摩店:啥證也沒掛,宣稱治“百病” “孩子6個月大,有點感冒還積食,去推拿了2次,但是沒看出什么效果。”近日,家住濟南陽光100小區的胡先生表示,小區內有很多提供小兒推拿的保健按摩店,但他注意到,這些店里“啥證也沒有”,也沒有專業醫生,“也不知道這些給孩子推拿的按摩師手法對不對,有沒有資格證。”
街頭小兒推拿宣稱可以治百病。在棋盤小區一家盲人保健按摩店前,牌子上寫著“小兒推拿:感冒、咳嗽、發熱、腹瀉、嘔吐、斜頸等”。店員介紹,小兒推拿主要針對6個月到6歲的孩子,推拿的時間一般是10到20分鐘,具體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價格從50到80元不等。
在和平路一家按摩店門前展板上,這樣描述小兒推拿:達到有病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同時列出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27種疾病,甚至發育遲緩甚至近視都能“治療”。店員表示,小兒推拿一次60元,會員卡可享受600元21次。“手法你放心,一般小兒感冒發燒推個兩三次就好了。”
但是,除了價目表外,齊魯晚報記者并未看到張貼能證明小兒推拿水平的證件。“你有能從事小兒推拿的資格證件嗎?”記者詢問,店員表示自己有醫藥管理部門頒發的小兒推拿師證,但不肯向記者出示。
培訓機構:不但能速成,還能找人代考 4月22日,齊魯晚報記者探訪了一家位于市中區經六緯一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有小兒推拿的課程培訓。這里并沒有正規的教室,學員上課的地方在一棟居民樓的地下室內,里面擺放了十多張桌子和一個按摩床。教學環境非常簡陋,不過來學習按摩推拿的人并不少,記者數了數,共有20多人正在學習。
“我是零基礎,可以學小兒推拿嗎?”齊魯晚報記者詢問。“沒基礎的話你可以從最基礎的開始學,人體的基本結構、常用穴位、常用手法,這些你都學會了就可以過渡到小兒推拿了。”培訓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這家培訓中心的按摩課分三部分:足療、身體按摩、小兒推拿,其中小兒推拿部分講課時間在兩周左右,課程分為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上課時間為每周一到周六的上午8點半到11點半,有3小節課,其中一節理論課兩節實際操作課,一期學員的上課時間為兩個月左右,學費為1600元。
“你現在報名,5月20多號就能考了,一個月就能參加考試了。 可以先學考試要考的內容,先把證考出來。你要是學不會的話,考完證還能接著學,直到學會為止。”該負責人強調,她所說的證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保健按摩師”證,這個資格證全國通用,出國有效,并沒有專門的小兒推拿師證。
“在這里學的小的有十五六歲的,大的有六十七八的,很多退休的人也過來學。文化程度上,有沒上過學不識字的,還有研究生,大學生。”該培訓中心的老師表示,“我不光在這兒教,還負責濟南市的考試,濟南學按摩的地方包括大學里,我都過去打分。”
不僅可以先拿證再學習,還可以找別人代考。一位從事小兒推拿的技師表示,“小兒推拿師”證可以別人幫著考,考出來之后網上可查,全國認可。
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店僅需工商注冊,監管處于空白 “小兒推拿店確實太多太亂,但是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去規范,屬于監管空白。”4月25日,濟南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醫藥管理處工作人員坦言,只要不體現“中醫”、“醫療”等術語,目前開小兒推拿店只需工商部門注冊即可。
2005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關于中醫推拿按摩等活動管理中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在疾病診斷的基礎上,按照中醫理論和診療規范等實施中醫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屬于醫療活動,必須在醫療機構內進行,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展;非醫療機構開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動,在機構名稱、經營項目名稱和項目介紹中不得使用“中醫”、“醫療”、“治療”及疾病名稱等醫療專門術語,不得宣傳治療作用。
“醫療機構內開展推拿、按摩等,必需經衛生部門批準,人員需要具備中醫執業資格證。”該工作人員強調,但是非醫療機構只要符合上述要求,不在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管范圍之內,這導致不少小兒推拿店打“擦邊球”。另外,人社部門頒發保健按摩師證,只是作為一種職業技能認證,衛生部門“并不認可”。
記者了解到,人社部門并沒有具體到專門針對“小兒推拿師”的資格證,一些機構或企業有小兒推拿認證標準。由于小兒推拿手法等因人而異,目前缺乏一個行業公認的小兒推拿認證標準和資格證,造成小兒推拿行業準入門檻低,呈現很多行業亂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孟燕 實習生 趙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