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報訊 昨日,記者從市北區衛計局獲悉,在智慧公共衛生平臺(一期)及相關應用系統建設的基礎上,今年計劃開展市北區智慧公共衛生平臺(二期)的建設,并以此為基礎在11個社區衛生服務單位建設遠程會診中心,預計9月底前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據了解,市北區智慧公共衛生平臺以醫療資源和信息共享為目標,以居民統一身份識別方式實現全區公共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整合公共衛生信息資源,建設公共衛生數據中心,通過數據采集、交換、整合,提供公共衛生行業的基礎服務及數據服務。以此為基礎,市北區將建設遠程醫療及遠程心電系統,從而為居民、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據市北區衛生計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健介紹,去年建設了市北區智慧公共衛生平臺一期,實現了衛生計生大數據共享,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了兩家遠程心電會診試點,解決了老百姓到社區醫院看病的心理負擔。在實際操作中,社區醫院的醫生可以與三甲醫院的醫生進行交流溝通。有一次,一個老人心慌胸悶到社區醫院就診,社區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可老人不愿意去,后來中心醫院的專家把診斷意見發過來,老人才肯去。幸虧去得及時,房顫糾正,病情完全改善了。今年,市北區將在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遠程會診中心,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青大附院與中心醫院的專家將坐診社區醫院窗口端,為百姓提供專業的醫療方案與診療咨詢。
市北區智慧公共衛生平臺二期的建設,還將對社區網絡進行改造,實現公衛系統網絡、互聯網、醫療專用網的三網融合。并在遠程心電會診的基礎上,增加遠程醫療,并可由專家上傳遠程教學內容,進一步提升社區醫生的醫療技術。通過信息化手段,讓市北區居民獲得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成為醫改信息化的受益者。
(記者 于波)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