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乾羽
日前,針對女子酒店遇襲案,北京望京798和頤酒店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在炒作。一,沒有死人,二,沒有著火,三,沒有發生強奸案。對此,如家酒店集團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員工評論為個人行為,嚴重違反了集團的相關規定,已被嚴肅處理。(4月10日中國新聞網)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看,和頤酒店經理的回應是在給輿論“火上澆油”。按照危機公關的一般理論,在突發事件引發的輿論焦慮面前,引導者應該堅持兩個基本原則:以事實說話,以謙卑態度示人。遺憾的是,缺少危機公關意識的酒店經理以自己的口不擇言再次“雷翻”公眾,刺激輿論,導致輿論再度升溫、演變,使如家的形象也因此受到連累。
當然,和頤酒店經理的回應不僅僅是缺乏公關意識的表現,“沒有死人、沒有著火、沒有發生強奸案,就不是事”的思維,其實反映了對人的生命的漠視。誰說沒有死人、沒有著火、沒有發生強奸案就是炒作,就是小事?難道,當時事情發展的情形不意味、不存在發生這些后果的可能?難道,只有發生了以上惡性的事件,問題才值得重視和解決?顯然,如此判斷背后透露出對人生命的漠視,以及對自身承擔責任的逃避。試想,如果案發時沒有女住客圍觀并最后伸出援手,那位被拖拽的女子將遭遇怎樣的可能?即便,最后沒有發生所謂的死人、著火、被強奸,這位身陷險境的女子又為何要承受當時的恐懼?
只有確定才能帶來安全感。如果再發生類似的公共場所被拖拽和毆打的現象,人們該如何判斷其性質與危害?這只是誤會?還是,沒有死人、著火、被強奸,所以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這樣,危險和恐懼就會如影隨形,而真實的災難一定會發生。只有從一開始便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并通過各種有力的保護讓人們遠離可能的危害和潛在的風險,安全感才能真實地存在于人們的內心。所以,和頤酒店經理的回應其實不僅缺少危機公關意識,還暴露出一種對生命漠視,對風險漠然的冷漠心態。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