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方言大賽”作品征集落下帷幕,但方言的熱力還沒有消退。巧合的是,帶著濃濃感情的方言還能助力尋人,一名七旬老人一直關注著這次比賽,她認出其中一名參賽老人可能是自己同學的姐姐。
積極參與此次方言比賽,前后錄制將近10遍的本報忠實讀者王菊秀老人,近期還沉浸在整理方言的樂趣之中。此前,她已經(jīng)聚齊了自己的老姊妹兒們,一邊聊天一邊記錄方言詞匯,3月31日,她再次來到報社,送來了新整理的104個方言詞匯。“真有意思,我整理得停不下來了,這個比賽進行得真快!”老人意猶未盡,她說,這些天她就不斷回想跟別人的聊天,從中找到方言詞,然后記錄下來,好幾次都到了凌晨1點多鐘。
3月31日下午5時許,記者接到了一個電話,一名姓張的老太太告訴記者,她一直在關注著方言大賽,但因身體原因,沒能趕到報社參加比賽。3月30日這天,她又在閱讀方言大賽的報道,其中一段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為抓住最后一天的參賽機會,76歲的邊玉珍老人也趕來報社溫習島城的“蛤蜊味”。“我有個小學同學叫做邊玉華,三四十年沒有聯(lián)系上了,這個邊玉珍老人應該是她的姐姐!”張老太太很激動地說。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上了邊玉珍,老人告訴記者,她小時候家住原四方區(qū),家中兄弟姐妹共六人,她排行老五,的確有個妹妹叫做邊玉華,在家中排行老六。記者隨即聯(lián)系了邊玉華老人。老人說,她如今住在逍遙路,今年71歲了。
據(jù)老人回憶,對那名找她的張姓老人的名字很熟悉,但突然提起來一時又想不起來了。老人說,他們當時在青島鐵路二小上學,1959年小學畢業(yè)。后來包括她在內考上中學的總數(shù)也不過十多人,而且中學共八個班,大家還都被分開了,所以到現(xiàn)在能記住的小學同學也是寥寥無幾了。確定這些信息之后,記者反饋給張老太太,她表示將盡快聯(lián)系對方確認。
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劉俐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