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維革(右)的論文摘要一字不差地抄襲了陳小平論文(左)。
趙君瑞論文(右)"總結"第一段、第二段(顏色突出部分)同樣"摘抄"自陳小平論文(左)。
半島都市報3月23日訊(記者 何利權)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一名研究生王勇(化名)向半島都市報爆料,其在查詢資料過程中發現3篇高度相似的碩士學位論文,題目分別為《等離子割炬設計》《等離子割炬冷卻系統分析》《水下等離子割炬體的設計研究與應用》。
記者隨后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找到了這三篇論文,其中《等離子割炬設計》為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2006屆碩士畢業生陳小平所著,另外兩篇論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抄襲陳小平論文的情況。其中沈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許維革的論文中,摘要及其英語翻譯、目錄、正文、參考文獻等內容,幾乎全文抄襲陳小平論文,就連英文翻譯中出現的時態錯誤都照抄不誤;而吉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09屆碩士畢業生趙君瑞的論文中,最為關鍵的第二章、第三章與陳小平、許維革兩人論文內容高度一致,僅在數據和排版上有所變動。
“許維革論文抄襲率高達90% 以上。”爆料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生王勇告訴本報記者。王勇去年爭取到了學校碩博連讀機會,最近忙于“等離子割炬”相關方向的課題研究,偶然間發現了這起抄襲事件。至于趙君瑞的論文,王勇說,原創部分都是跟論文主題關系不大的內容,比如,正文第一章主要介紹了“等離子切割”的概念及國內外發展情況,屬于原創,“基本上是湊起來的”;第四章“水下等離子割炬體應用與實驗研究”看起來與論文標題密切相關,但在整篇論文67頁的篇幅中僅占10%,并非核心內容。
此外,王勇還告訴記者,即便是成文時間最早的陳小平論文,也有多處“令人感覺不大對勁”的地方。王勇表示,陳小平論文中有一部分附圖屬于掃描圖片,這在嚴肅的碩士論文中極不正常,“如果是自己做的圖片,放電子版就行了,干嘛要打印出來,再掃描一遍,截圖后放進論文里面?”
不過王勇也強調,這只是一種合理懷疑。
“這幾篇論文在知網上的下載量都挺高,很難想象抄襲來的論文能在學術網站上大行其道。”王勇告訴記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站出來揭露這些“污染學術和知識”的行為,讓抄襲者得到懲罰。
最近一段時間,媒體已揭露多起碩士論文抄襲事件,包括最近安徽大學發生的一起“瘋狂抄襲”:除一個單詞外,其他一字不差。
3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副主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嚴以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論文抄襲要嚴肅對待,“從法律層面予以懲處”。“最近通過修改的《教育法》當中,對考試作弊有非常嚴厲的描述和非常嚴厲的懲處。我想抄襲應該和考試作弊是同等類型的。”
有媒體近日報道吉林大學應用數學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李銳的《基于近景攝影測量和模式識別技術的直升機落點位置自動測量研究》、吉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2007屆碩士畢業生周松的《遼寧地稅征管系統稽查模塊的設計與實現》兩篇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后,吉林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并作出了處理決定,涉事者被取消碩士學位,導師也受到了相應處罰。
■沈陽工業大學2008屆碩士畢業生許維革
幾乎全文抄襲陳小平論文 本報記者對比發現,在論文的“摘要”方面,許維革一字不差地抄襲了陳小平論文,英語翻譯同樣如此,包括一處英語時態錯誤:“willbe”用成了“were”。
“關鍵詞”略有不同,陳小平論文是“等離子切割;等離子割炬結構設計;COSMOS/FloWorks;流場分析”,許維革論文中則是“等離子,割炬,流場分析,熱—流禍合分析”。
而對比兩人論文“目錄”,記者發現許維革論文與陳小平論文結構高度相同,同樣分為5個章節,標題一致,包括“緒論”“等離子割炬結構設計”“噴嘴與電極冷卻水道流場仿真分析”“噴嘴與電極熱—流禍合分析”“總結”等5章內容,每個章節下面的小標題也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在于,陳小平有“引言”“附錄”“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等內容。
在接下來74頁的正文中,許維革將陳小平原論文中的“引言”部分刪去,僅留下最后一段內容,與陳小平論文“緒論”部分“組裝”,改頭換面之后,成為自己論文的“緒論”部分。
其他正文內容則完全一致,包括文字表述、標點符號與文章分段,實驗次數在內的實驗數據,93張論文附圖(圖說及編排位置略有不同),以及55個參考文獻。
許維革論文中這種“偽裝”在后面仍有體現:他刪掉陳小平論文“總結”部分的前兩段,后面5個段落全部照搬;兩篇論文“致謝”雖有不同,但許維革仍使用了陳小平論文中“本學位論文是在導師曹云露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到完成,導師都花費了較大的精力,并為本論文的完成提供了盡可能多的方便與條件”一句,只是將導師名字改為“楊林”。
3月22日,記者聯系到許維革本人,他對此事回應稱,“只是參考了一下……別再報道了吧,對學校影響不好……我是在職(研究生),學校要求不是很高。”許維革告訴記者,研究生期間自己沒怎么呆在沈陽工業大學,“一直在單位上班”,臨畢業前才去學校答辯,“很倉促”,沈陽工業大學也未指出任何問題。
■吉林大學2009屆碩士畢業生趙君瑞
改了陳小平實驗數據成“原創” 相比于許維革論文“簡單粗暴”地抄襲,趙君瑞在《水下等離子割炬體的設計研究與應用》一文中的抄襲做得更為隱蔽。
趙君瑞論文共有三個部分,抄襲主要發生在最為核心的部分:從正文第二章第二部分“計算流體學”開始,到第三章最后一部分“本章小結”結束,近40頁的內容幾乎原文照抄了陳小平論文的第三章、第四章,僅僅在一些“細節”上動動手腳:將一些段落進行合并,部分圖文順序重新編排,以及對所抄論文的實驗數據進行輕微改變。
比如,在陳小平論文“3.3.2結構1改進電極冷卻水道流場仿真分析”中,第二段、第三段內容為“邊界條件和求解設置同上,只要改設最小間隙為1 mm ,最小 壁厚為3.2mm,對簡化模型進行仿真計算。經過105次的迭代計算,目標收斂”。
而在趙君瑞論文“2.4.2結構1改進電極冷卻水道流場仿真分析”中,這段話的實驗數據有了變化,最小壁厚3.2mm 成了3mm ,迭代計算次數由105次變成了98次,其他內容則相同。類似的改動在整篇論文中至少有25處。
另一處明顯的“抄襲”出現在“總結”部分,通過對比可以確定,趙君瑞論文“總結”第一段、第二段同樣“摘抄”自陳小平論文。
論文“致謝”環節顯示,就讀碩士時,趙君瑞為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
記者未能聯系到趙君瑞本人。記者致電其導師徐知行教授被拒接,截至發稿前未獲回應。
記者 何利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