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3月19日訊(記者 樊思思)因為行程有變,濟南的文女士急于將一張通過攜程網購買的火車票退掉,沒想到,在撥打了從網上搜索到的某400開頭的“攜程人工客服”電話后,不僅票沒退成,文女士網銀里的18000余元錢也被盡數騙走。無法通過凍結對方賬戶挽回損失,更不知道這些假客服是否還在繼續行騙,文女士不由感嘆:“難道老百姓碰到這種事只能認栽嗎?”
撥打400“攜程人工臺”退票 反給對方匯去18401元 3月16日上午,濟南的文女士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請她幫忙將一張從攜程網上購買的火車票退掉。朋友對網上購票系統并不在行,而此時距離發車時間僅剩幾個小時,熱心的文女士便同意幫朋友這個忙。
收到朋友發來的購票信息后,文女士首先想到的是撥打攜程官方客服電話,可連續嘗試了好幾次,始終處于語音自助服務狀態,無法接通人工客服。眼看距離發車時間越來越近,著急的文女士上網搜索了一番,終于找到一個標記為“攜程人工服務臺”的電話號碼4006300223。電話接通后,對方自稱攜程客服,得知文女士要退火車票后,先是詢問了乘車人、票價等票面信息,隨后以“系統更新,無法原路退回購票款”為由,要求文女士提供一個網銀賬戶,直接把票款退回到賬戶里。可接下來,事情就有些不對勁了。
“他問我網銀里還有多少錢。”文女士告訴大眾網記者,這是她用來交水電費的網銀賬戶,平時一般只有幾百元錢的余額,湊巧的是,事發當天這個賬戶內剛好存放了一筆近18400元的款項。得知余額后,“客服”給了文女士一個銀行賬號,讓她進行一次將18401元匯入該賬號的操作,并稱文女士網銀賬戶余額不足18400元,這筆匯款操作肯定不成功,他們只是需要匯款失敗后顯示的錯誤代碼,以便“建立勾連,退回票款”。雖然將信將疑,但文女士覺得對方的解釋確實沒錯,再加上時間緊迫,她便在網銀中進行了匯款18401元的操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文女士的網銀賬戶顯示:匯款成功。
聽信“余額不足”說法 卻被騙子偷偷匯入80元湊足余額 “顯示匯款成功的那一瞬間,我一下子懵了。”文女士告訴大眾網記者,此時“客服”的態度仍然很好,一再保證他們提供的銀行賬戶不會接收任何外界匯款,有可能是網銀系統出了問題,并建議文女士出去找一臺自助售票機,按照剛才的流程再操作一遍。
此刻,文女士已隱隱感覺不妙,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網銀賬戶上只有18300多元,是怎么成功匯出18401元的呢?
文女士一邊繼續與“客服”保持聯系,假意答應去找自動售票機,一邊匆匆來到單位附近的工商銀行查詢。拿著打印出來的交易明細,文女士終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在她匯出18401元之前1分鐘,一個戶名為“田耕森”的賬戶給她賬戶匯入了80元錢,這樣一來,文女士的網銀賬戶余額就超過18401元了。
被騙過程先后5次產生懷疑 “客服”總能自圓其說 “整個通話過程中,其實我好幾次都產生了懷疑,但他們每次都能解釋得很有道理。”文女士懊悔地說,接通電話后,“客服”開口詢問她這張車票的票價,她就覺得奇怪,訂票網客服人員咋會不知道某趟具體列車的票價呢?可對方以“我們是為了跟你核實信息”搪塞過去了。
第二次產生懷疑,是“客服”說要收取5元錢的退票手續費。“平時在12306鐵路官網上買票,我記得臨開車前再退票應該要收20%的手續費呀。”文女士說,自己要退的這張票價格是260多元,怎么可能只收5元錢手續費呢?但是,考慮到這5元錢可能是攜程額外收取的,不包括在那20%之內,文女士再次打消了疑慮。
退票款無法原路返回購票賬戶,“客服”的理由是“系統更新”;詢問文女士網銀中的余額并阻止她將這些錢轉出,“客服”的理由是“余額數據已記錄入系統,隨意改動會導致無法勾連”;提供給文女士的“攜程官方銀行賬戶”竟然是一個名叫“張開章”的個人賬戶,“客服”用退票業務太多所以賬戶也多、這個人就是攜程官方人員等說辭掩蓋了過去……就這樣,文女士先后5次產生懷疑,卻每次都被“客服”巧妙地自圓其說,再加上距離發車時間越來越近,擔心因無法退票而影響朋友接下來的購票,文女士最終一步步走進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
流程復雜可能錯失止損良機 呼吁改善制度方便百姓維權 文女士說,打印出交易明細確認被騙后,她立刻在同事的幫助下報了警,隨后在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來到銀行,希望暫時凍結文女士匯入18401元的戶名為“張開章”的銀行賬戶。但銀行方面稱,按照相關規定,必須出示由公安機關出具的調查令等材料,才能對客戶賬戶進行查詢、凍結等操作。
“銀行需要的材料得通過市公安局才能開出來,這一級級流程走完,騙子早就把賬戶里的錢轉移走了。”文女士說,事情發生在3月16日中午,直到3月18日下午,她仍沒拿到銀行要求的調查令等材料。“整個城市每天發生那么多事,公安局肯定很忙,我這些手續辦起來慢一點也正常。”文女士顯得有些無奈。實際上,派出所的辦案民警十分認真負責,一直盡力想幫她挽回損失,銀行方面保護客戶隱私的顧慮她也能理解,但一想到如果當時能夠立刻凍結騙子賬戶,她損失的18000多元錢說不定就能找回來,文女士就覺得挺遺憾。“希望多從制度層面改善,方便咱老百姓維權,幾千上萬的錢可能不算太多,但對我們受騙的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文女士還提出,在網上搜索各部門、企業的官方客服,經常會搜索到400開頭的號碼,有不少都是詐騙電話。“咱們在技術上應該已經實現了對這些號碼的追蹤、鎖定,希望相關機構能進一步加強監管,別讓這些害人號碼在網上到處都是。”
將建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 可緊急止付、快速查詢凍結 近年來,各類電信詐騙數量居高不下,冒充公檢法人員、冒充單位領導、機票火車票退票改簽、謊稱家人遇到意外……騙子們花樣翻新,百姓群眾防不勝防,此類案件危害巨大,而且破案、追贓都有很大難度。如何在騙子將賬戶中的資金轉走之前及時止付,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成為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大眾網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國務院召開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從強化偵查打擊、加強重點地區整治、強化防范治理三個方面推出五大新舉措,其中,全國公安機關將依托“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打破層級限制,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一級止付,無疑是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工作的一項重大突破。具體來說,就是要實現各地公安機關指揮中心、刑警隊、派出所在接報電信詐騙案后,將快速查明涉案的一級賬戶,并即時將簡要案情和一級賬戶的賬號、姓名錄入“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辦公室將實時審核這些涉案賬戶信息,開展緊急止付、快速查詢凍結工作。
同時,今年2月召開的山東省公安工作會議上也進一步明確,今年全省公安機關將嚴厲打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將成立反信息詐騙中心,探索構建詐騙電話阻斷、被騙資金快速止付機制,打防結合遏制電信詐騙、網上傳銷等新型犯罪。大眾網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 2015年全省電信詐騙發案2萬余起,造成群眾損失上億元,最高個案案值超過千萬元。刑偵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濟南、濰坊、濱州等地的公安機關已建立反信息詐騙中心,接收處置群眾報警求助,探索快速查詢止付涉案資金、實時攔截阻斷詐騙電話和信息詐騙警情數據分析研判等工作。隨著相關機制的越來越完善,將為與文女士有著相似遭遇的受害人及時挽回損失帶來更多便利。公安機關在此提醒廣大群眾,謹防電信詐騙,一定要牢記并做到“三不”: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匯款。一旦有疑問一定要及時撥打110,向警方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