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蜂膠既可以美容養顏,又可延緩衰老”、“光吃蜂膠就能活到90多歲”、“蜂膠可以調節血脂和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日前,家住新市區的王老漢聽了幾次“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后,背著家人花了1萬塊錢買了冒牌蜂膠保健品,經工商部門調解處理才挽回了損失。
>>>無奈親爹癡迷購買保健品
“父親用自己的錢買保健品,我們做兒女的也不好多說。”王老漢的女兒王女士說,家里保健品吃不了,快要過期了,但保健品還是源源不斷地買回家,這讓她很疑惑。原來,王老漢是退休職工,偶然的機會經朋友介紹去參加了一個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講座的工作人員對他噓寒問暖,還免費為他訂閱報紙、發放一些紀念品。工作人員聲稱,他們的蜂膠產品能夠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在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下,他購買了1萬元的“藥品”。拿回家后王女士一看,所謂的保健品就是普通的蜂蜜產品,沒有任何保健治療功效,便向工商部門進行了投訴舉報。
無獨有偶,經營外貿生意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看到很多老人買保健品上當的宣傳,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買了一些沒有什么實際效果的保健品,但覺得老人買了后,心情好了,他也樂于以此換來老人的快樂。雖然如此,他也擔心老人無節制購買,適當也給老人敲敲警鐘。
>>>工商嚴格查處虛假宣傳
“給老年人洗腦,利用老年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心理,對產品功效夸大宣傳,利用發放紀念品、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等方式引誘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是典型的違法行為。”東港區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針對類似行為,該局聯合公安、食藥等相關部門多次聯合執法,同時向廣大群眾揭露欺詐銷售的各種形式及慣用手段,教育廣大群眾如何識別欺詐銷售行為,避免上當受騙。
>>>提示購買保健品需謹慎
首先,明晰保健品和藥品的區別。保健品只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不是藥品,沒有治療功效。其次,不要盲目消費。要在醫生指導下有選擇地購買保健品,不要聽信商家一面之詞,切勿在健康講座、禮品派送、免費旅游等活動現場沖動消費,更不要一次性大量購買,要保持頭腦清醒。
再次,明察銷售者的真實身份。消費者購買前最好要查看對方的工商營業執照、相關許可證明,核對證照上的經營地點、經營范圍是否真實、相符。要及時索要購物憑證和發票,及商家銷售時的相關宣傳資料,并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維權。
本報記者 張永平 本報通訊員 安蒙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