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起,濟南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建邦黃河大橋就要對濟南牌照7座以下小型客車(含出租車)實行免費通行。向北攜河發展,是濟南市的重大發展戰略,免費“跨黃”之后無疑會推進這一進程。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兩岸經濟體量不對等是濟南市一直存在的問題,而黃河則一直被視為發展的障礙所在。3月11日,濟南市發改委主任王宏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結合車輛過橋免費,濟南市將進一步做好黃河深度開發利用文章,加速黃河北地區崛起步伐。今后,隨著攜河發展戰略的持續深入推進,黃河將變為濟南市的內河,兩岸將迎來攜手并進的發展時代。
1500萬車次將領免費禮包
長期以來,濟南市經濟中心位于章丘至槐蔭的山前平原地帶,受發展基礎、黃河阻隔等影響,黃河北地區發展經濟實力還比較弱。濟南市提出“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優”十字方針戰略以來,城區已經成形,只有向北跨過黃河還有大的拓展空間。變黃河為內河,兩岸攜河發展是濟南市實現空間擴容的必然之舉。
黃河北地區面積約占全市的1/3,而生產總值不足1/10。濟南市今年初印發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建設指標體系、三年行動綱要和2016年目標任務》明確提出實施戰略地位提升行動,建設沿黃新區,促進“攜河”發展,分步解決過黃河車輛通行收費問題。這次免費的三座橋梁,分別在市區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輻射黃河整個市區段,對濟南沿黃新區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粗略測算,2015年三座大橋通行的小客車約1500萬車次,免費通行后將給群眾節省大量的費用。王宏志說,實施車輛過橋免費后,空間距離雖然沒有改變,但是縮小了時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群眾的距離感不再遙遠,這樣就使黃河北地區能夠更快地融入市區,使黃河南北成為一個聯系更加緊密的整體。車輛過橋免費后,黃河北地區發展環境將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產業將會向黃河北地區集聚,越來越多的人口將會到黃河北地區消費,這必將加快黃河北地區發展的步伐。黃河北地區到市區務工的群眾較多,車輛過橋免費后群眾到市區將更加方便快捷。同時黃河北地區對市區的吸引力也會上升,這將為當地群眾帶來更多的就業和增收機會。
位于黃河北的鑫茂·齊魯科技城目前已經入駐企業200余家。在黃河大橋免費之前,每年交過橋費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負責人陳輝告訴記者,“我們招商不能讓入駐企業交過橋費,都是我們為企業辦理過橋年票,這一塊一年就給我們增加40萬元的負擔”。而免費“跨黃”后,陳輝預計明年科技城入駐企業有望增加到600家左右。而科佳集團總經理方孔盛告訴記者,科佳集團主要做節能保溫材料,每天100多輛車上下班,此后一年可以節省近百萬過橋費。
將黃河從“屏障”變為“資源”
在當前條件下,為什么首先選擇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費通行黃河大橋?王宏志說,此次免費通行的三座黃河大橋中的濟南黃河大橋已經在超負荷運行,在三座黃河大橋周邊,既有高速公路大橋,又有多座浮橋,其中浮橋上通行的主要是大型貨車,如果這次同時實施貨運車輛免費通行,必然會吸引在浮橋及高速公路上通行的部分貨運車輛轉向三座免費橋梁通行,有可能帶來車流量大幅度增加,甚至超過大橋最大服務通行能力,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可能造成大橋交通擁堵,還會給大橋兩側乃至周邊道路帶來很大通行壓力。
此外,在沒有實測出免費通行后對大橋實際通行能力帶來的影響前,如果貨運車輛免費通行,一旦部分載重車輛較長時間擁堵橋面,出現超過大橋設計荷載的情況,將嚴重影響大橋的安全運行。王宏志表示,如果貨運車輛免費通行,還有可能誘導部分繞行車輛穿行市區。據環保部門監測,貨運車輛集中通行給城市帶來的環境污染是比較重的,對這方面的影響也應充分考慮。
雖然目前黃河大橋還不能對貨車和大型客車免費,但濟南市正在搭建多條跨黃通道。今后三年,濟南還將強化跨河交通支撐,推進石濟客專公鐵兩用橋、濼口穿黃隧道等項目建設。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濟齊大橋和長清大橋,建成后都有望實現免費通行。今后如果還要新建跨河的大橋、隧道,有可能以政府出資為主,保障市民跨河暢通無阻。“跨黃”的天然屏障由此將被打破。
王宏志表示,三座大橋免費通行后,濟南市將促進黃河的深度開發利用,加快實施黃河灘地濕地建設、堤路結合等工程,做好黃河深度開發利用的文章,進一步彰顯“山泉湖河城”的獨特風貌,加快黃河北地區發展步伐。
兩岸產業將騰籠換鳥攜手發展
目前,濟南市正在將濟南新區申報為國家級新區,黃河兩岸的發展,不僅僅能帶動北部,還有可能會讓整個濟南大變樣。近年來,濟南東部新城、西部新區建設迅速展開,已成為濟南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空間載體。但直到現在,濟南依然面臨一個尷尬的事實——經濟首位度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降低,產業發展規模、科技創新能力仍然落后于周邊區域性中心城市。
天橋區委書記畢筱奇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攜河發展意味著黃河兩岸在發展中被視為一個整體。要做到攜河發展,黃河的南北兩岸都需要找好定位,找到發展支點,南岸需要提供強大的帶動力,北岸需要具有充足的承接力。而目前南北兩岸的產業支點都在蓄力布局中。
“我們一期工程今年10月就能投入使用,建邦黃河大橋免費通行今后對我們的招商也是個利好,目前我們的意向入住物流企業已經有700余家,司機會員5000多個”,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內的濟南傳化泉勝智能公路港總經理顏正華說,目前濟南黃河南岸尤其是二環北路附近集結了大量物流企業,已經造成道路擁堵,浪費土地、環境惡化等問題,濟南傳化泉勝智能公路港吸引了大量物流企業前來入駐,可以將二環北優質土地資源騰出來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騰籠換鳥。
新材料產業園以新材料產業為主導產業,同時重點發展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園區是山東省唯一的專業新材料產業園區,對相關的產業也有著不小的吸引力。據園區副主任劉傳利介紹,目前園區正針對德國、臺灣、韓國等地進行精準招商,目前正發力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后將打造產城融合的示范區。
據介紹,黃河兩岸發展將堅持產城融合、以產為主的原則。在黃河兩岸,現代物流業和先進制造業將成為主要的產業,將這些產業集中布局,也可以解決濟南在產業上分散的問題。加上多處產業支點同時發力,將給“攜河”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