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疃鎮已開始河道治理。
本報訊(記者 張永平 通訊員 宋鵬姝) “我們將因地制宜,服務于日照水庫增容工程,大力實施日照水庫的退耕還林工程,同時加快陳疃河、石寨河治理綠化工程,并實施一批塘壩加固和小微水源工程建設。”陳疃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港區林水會戰動員會之后,陳疃鎮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以藍莓為主的經濟園林千余畝,讓“林水會戰”造福百姓,打造“綠美鄉村”。
林業方面,陳疃鎮2015年冬天至2016年春天計劃完成造林5805畝,概算造林投入3000萬元,到2016年末森林覆蓋率達到45%。其中通道綠化657畝,水系綠化3088畝,荒山綠化460畝,退耕還綠1600畝。水利方面,計劃投資3421萬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2項,擴大和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600畝。其中,新建塘壩2座,維修加固塘壩4座,疏浚河道6公里,新建揚水站2座,新建機電井、大口井2眼,新建改建飲水安全工程10處,受益人口8000人,新建、維修現代農業道路11.9公里。
目前,該鎮已完成山海路兩側土地流轉及日蘭高速種植摸底工作,已投資160萬元栽植苗木20余萬株;新修產業路10.2公里,維修6公里,7個村完成移民項目,11個項目投資達320萬元;9個村完成自來水工程,投資99萬元的農田水利維修工程已完成11項。
做好林業、水利項目與美麗文明鄉村結合文章,陳疃鎮統籌區位、資源、環境優勢,致力于打造山青水秀、宜農、宜商、宜游的城郊后花園。全域統籌、系統治理,八大工程協同推進。該鎮成立了林水會戰指揮部,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按照“實化、細化、量化”的原則,層層分解任務指標,建立鎮、總支、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將每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并將林水會戰作為農業農村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加強日常督導,嚴格階段考核。此外,結合鎮域實際,重點實施通道連綠、鎮村興綠、水系擴綠、荒山披綠、退耕還綠、日照水庫增容、農田水利、現代農業道路建設等八大工程,與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相結合,對全鎮山水林田路進行綜合治理。
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綠”字當先連片治理。鎮黨委政府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對集中連片達到100畝以上的藍莓、核桃等經濟林,區財政分別給予每畝900元(每年300元,連補三年)、600元的補助,連片發展茶園200畝、500畝、1000畝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50萬元的配套補助,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鎮直各相關部門,要在研究上級扶持政策基礎上,爭取更多資金和政策用于林水會戰;廣泛爭取企業、社會資金投入,算好生態賬、經濟賬、發展賬,通道連綠、鎮村興綠、水系擴綠、荒山披綠、退耕還綠,沿線連片治理成效顯著。
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綠美鄉村藍圖繪就。按照“道路村莊綠蔭化、灌排水系生態化、重要節點景觀化、資金投入多元化”的總體要求,陳疃鎮充分考慮綠化美化空間,按照“路渠結合、路林結合、灌排結合”的治理思路,加快日蘭高速林帶、山海路林帶建設、村村通綠化提升工程,道路綠化13.6公里,綠化面積達657畝;對鎮駐地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要全面綠化美化,規劃打造2條以上綠化特色路段,完善村主干街道及文化廣場綠化,重點打造12個綠化示范村。原本就山美水清的陳疃,乘著林水會戰連綠、興綠、擴綠、披綠、還綠的東風,將變得特色更鮮明、品位更高、環境更美。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