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穩定和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萊西市全年共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03起,將6起涉嫌環境犯罪案件依法移交市公安局處理,其中依法拘留環境違法嫌疑人4人,逮捕犯罪嫌疑人4名,10家企業通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同時,全年共受理環境信訪件1400多件,調查處理群眾投訴電話1100余個,對其中的14家企業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
全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03起
2015年12月31日,記者從萊西市環保局了解到,為遏制嚴重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讓排污者付出沉重代價,2015年萊西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單位的污染整治力度,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切實增強環保法律法規的震懾力和執行力。據統計,今年現場監察企業3200家次,對環境違法行為共處罰103起,開展專項行動、夜間和節假日突擊檢查,與公安部門聯合行動30余次,對450起環境違法行為下達了執法文書并實施后督察,將6起涉嫌環境犯罪案件依法移交市公安局處理,其中依法拘留環境違法嫌疑人4人,逮捕犯罪嫌疑人4名。聯合城建、公安、文化、教育、廣播電視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36人次,組織執法檢查3次,保障了考生在安靜的環境下休息、考試。
同時,加強環境安全監管,健全環境安全應急救援機制,30家生產使用危險化學品重點企業制定了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方案防范污染事故發生。并實施了重點區域環境問題治理,電鍍集中區、危險廢物處置區、制藥化工聚集區、石墨加工集中區,實行分類監管。對存在問題和醫廢收集貯存不規范的11家醫療單位實施了整改。通過公開企業環境違法信息,金融部門限制違法企業貸款2000萬元。
10個企業通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到2015年12月底,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2.3%、14.6%、9.5%和14%,全面完成減排目標。”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在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去年全市累計投資約5000萬元,共完成污染減排工程19項,搬遷企業2家,其中青島金萊熱電有限公司等3家燃煤企業總投資138萬元,實施脫硫、脫硝DCS系統改造,年可減排二氧化硫202噸,九聯養殖場糞便處置年可生產有機肥2000噸。
此外,規范與審批有關環境影響評價中介服務行為,全面開放中介市場,實行開放性競爭,凡是在青島市環保局備案的35個環評中介機構均可根據項目建設單位要求在轄區內開展服務。為了實現環保審批提速增效,萊西不僅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審批時限分別縮短30% 以上,對重點項目跟蹤服務。還取消環評預審環節,將原兩次受理改為一次受理。環保部門不再書面確定環評等級,改由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自行確定環評等級。
“比如,給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萊西基地項目、青島萊西琦泉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審批,提前溝通盡快辦理了審批手續。”據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去年還對環境污染及風險較小、生態影響較小、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的環境影響登記表類項目,試行了環境影響評價承諾備案制。對40余個項目提前介入,進行了提前勘驗現場,確保項目選址符合環保的要求。據統計,2014至2015年間,全市指導10個企業通過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立案查處14家企業違法行為
“以信訪投訴為導向,全年接聽群眾投訴電話1100余個,并認真處理了群眾關注的環境問題。”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說,對于群眾舉報的環境問題,全部組織調查處理,其中對信訪舉報的14家企業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上半年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反映的14個問題,全部按照責任歸屬予以協調落實。
同時,通過開展網絡在線問政、民生在線、行風在線,暢通群眾訴求渠道 ,增 設環保投訴熱 線88499900,在全市800多個村莊粉刷環保投訴電話號碼上墻;開辟環保官方微信、微博,方便群眾反映環保問題等形式多樣的途徑,全年共受理環境信訪件1400多件,處結率98% ,結服率達95% 以上,重大活動及敏感時期未出現越級上訪和集體上 訪。 文/圖 記者 孫澳麗 本報通訊員 王宏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