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2015東亞文化之都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項目之一,匯集了中日韓三國優秀才藝選手的五王大賽決賽,14日下午在青島市人民會堂正式拉開戰幕,中日韓三國的9組選手參與歌王決賽,經過三輪的激烈角逐,即墨市一名在讀的女研究生溫震,憑借花腔女高音最終奪得“歌王”桂冠。日韓兩國選手均以合唱的形式參賽,可惜日本選手在首輪角逐中就被淘汰出局。最后一輪歌王爭鋒在三名中國選手之間展開,嶗山區選手張熙和李滄區選手張夢嫣分別獲得第二、三名。
三輪淘汰制比拼更激烈 14日下午2時30分許,青島市人民會堂內掌聲雷動,2015東亞文化之都五王大賽歌王決賽正式開始,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看。參賽的9組選手分別來自中日韓三國,因此現場也安排了中日韓三國的評委參與打分。兩名中國的專業評委中,一名是濟南軍區前衛文工團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楊曉燕,一名是著名青年花腔女高音,中國舞臺表演藝術政府最高獎“文華獎”的獲獎者王佳妮。
今年決賽的賽制也更加緊張,9組選手首先要進行一輪淘汰賽,前6名進入第二輪比賽,再從中選出3名選手最終對決。這就意味著,選手都要準備三首曲目。出場的順序由選手抽簽決定,三輪比賽期間留給選手調整和休息的時間都不多,更考驗選手平時的基本功和舞臺經驗。日韓兩國的選手都是合唱節目,中國選手都是獨唱節目。7名中國選手中,其中不少都是高校聲樂專業的學生。
評委楊曉燕評價說,這些年輕選手的實力都相當好,由于經受過專業指導,無論是演唱的技巧還是功底都比她自己年輕時要好很多。從首輪的比賽來看,選手們都經過了精心的準備,尤其是參賽的曲目都選了適合自己嗓音的歌曲。
與去年的歌王決賽相比,今年殺入決賽的選手們中美聲居多,民族、通俗等其他唱法比較少。盡管如此,選手們仍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在選手演唱的同時,舞臺上的大屏幕也播放著與歌曲相吻合的畫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今年歌王又是花腔女高音 在去年的歌王決賽中,市南區選手殷樂憑借花腔女高音唱法最終奪得“歌王”。當時殷樂剛剛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畢業,還在求學過程中。今年奪得歌王的即墨市選手溫震也是花腔女高音,與上屆“歌王”有諸多相似之處。溫震告訴記者,她是土生土長的即墨市人,目前是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研三的學生,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馬淑明。據悉,馬淑明曾培養過祖海、曲學選、李娜、湘女、李琳等民樂歌手。
溫震說,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記得在她兩三歲的時候,電視里正在播放《新白娘子傳奇》,當時她還不識字,但已經能夠跟著節拍唱主題曲了。父母發現了她在唱歌方面的天賦以后,也有意在這方面培養她。從上小學開始,溫震就參加過很多比賽。真正接受系統的聲樂訓練,還是從2009年考入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以后。2013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后,溫震參與了國內很多歌唱方面的大獎賽,拿了不少獎項。今年6月份,溫震剛剛在青島音樂廳舉行了自己的個唱。
談起這次參加五王大賽,溫震說一方面這是在家門口舉辦的比賽,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果。能在家門口拿到“歌王”桂冠,她在開心的同時,也想向在自己音樂道路上給予過支持的師長親友們致謝。明年4月,溫震還要在北京舉行自己的畢業個唱。
同宿舍兄弟爭“歌王” 在當天的歌王決賽中,眾多選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兩名年輕的男選手,居然是大學時同宿舍的兄弟。一名是市南區選手李傳正,一名是嶗山區選手張熙。在本科階段,兩人都是中國海洋大學藝術學院聲樂系的學生,住在同一個宿舍。由于兩人今年分別在不同的區市報名參賽,因此都不知道對方來爭奪五王了。直到最終進入市級半決賽,才知道同宿舍的弟兄要在一個舞臺上競爭了。
在首輪淘汰賽中兩人都輕松晉級。李傳正選擇的歌曲有《兩地曲》、《冰涼的小手》等,感情充沛,演唱的時候很投入,讓人禁不住叫好。張熙則選擇了自己拿手的歌劇《斗牛士之歌》《多彩的哈達》等,節奏相對輕松歡快一些。最終,張熙殺入第三輪并奪得亞軍,而李傳正止步于第二輪。張熙說,能夠拿到第二名十分意外,這次參加比賽原本只是為了鍛煉舞臺經驗。他說自己會很珍惜這個榮譽,今后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加刻苦努力。
黃島區選手孔祥舉當天的表現也相當優秀,在參加本次大賽之前,孔祥舉在黃島區已經小有名氣。決賽當天他穿著一身亮麗的民族服裝,第一輪就以一首《格桑梅朵》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雖然最終未能殺入最后一輪,但孔祥舉最終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12月15日下午,將在青島市人民會堂舉行2015東亞文化之都五王大賽舞王決賽。
文/記者 馬正拓 圖/本報記者 高緒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