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濟南11月16日訊(記者 張泰來 實習生 丁金陽)意外遭遇車禍受傷本身就是一件倒霉事,如果肇事司機逃逸,在承受傷痛的同時還得自己花錢治病,甚至有家庭貧困者因為無法支付治療費用而錯過治療時機,更是悲劇中的悲劇。今年以來,為保障事故中傷者的合法權益,濟南市推出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對符合條件的交通事故傷者進行救助,墊付前72小時搶救費用。省立醫院西院等醫院甚至開通了綠色通道,不到一年時間先后為66起交通事故的傷者墊付130多萬元治療費,讓傷者免去了無錢治療的后顧之憂。可由于醫院的配合不一,救助基金工作在濟南進展極不平衡,將近一年也只支付了130余萬元,只占現有基金數額的一成左右。
報銷了一大半 2014年10月底,一場意外的交通事故奪去了槐蔭區張長順老人的生命。老人出事前已年屆八旬,膝下無子,平時都靠侄兒張昆和侄女照顧。10月底的一天,老人獨自外出遭二輪摩托撞倒昏迷,被送到了省立醫院西院搶救,肇事司機邢某借口回家湊錢,離開醫院后就不見了蹤影。
“當時我們姐弟考慮救人要緊,就連借帶湊地弄到一部分錢交給醫院作為治療費。”張昆說,為了搶救大伯,他們先后支付醫院98000多元,可是在搶救了20多天后老人還是離開了人世。
就在張家姐弟為親人的離去傷心之時,醫院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護士長李鳳玲和槐蔭交警大隊的事故民警趙津找到了他們,告訴他們有一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他們這種情況可以申請?!皼]想到能報銷這么多,連上喪葬費用,一共給我們報銷了62000多元?!睆埨フf,這些錢雖然無法彌補失去親人的傷痛,但也確實解了燃眉之急。同樣得益于這個救助基金,在濟南打工的濟寧人邢先生,也報銷了8000多元的搶救費。
“這兩例救助辦理之時我們的救助機制還沒有成熟,是在傷者支付治療費用后,有救助基金管理部門返還給他們的?!被笔a交警大隊交通肇事處理中隊民警趙津說,現如今在省立醫院西院,符合條件的傷者使用救助基金時完全無需自己付錢,先由醫院墊付,醫院再找交警支付即可,真正免除了搶救費用的后顧之憂。
醫院先墊付,再向救助基金申請 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周女士就是受益于趙津所說的成熟救助機制的典型代表。13日上午,見到記者后,她張口就說“從住院到現在一分錢沒讓花”。
本月10日上午,家住槐蔭區的周女士駕駛電動車跟一輛出租車在黃岡路發生事故,頭部受傷被送進了醫院,事故責任認定尚沒有出具。三天來,她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所花費用一部分由保險公司支付,多出的部分則由交通事故救助基金負擔(先由醫院墊付,醫院憑發票等材料找基金支付償還)。
“發生交通事故的傷者,我們會派120急救車直接拉到急診科,先由大夫初步診斷,該做檢查的做檢查,需要做手術的我們立即準備手術。”李鳳玲說,只要是交通事故中的傷者送到醫院后,在對傷者進行救治的同時,醫院就會將一份《實施濟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告知書》提供給傷者家屬,取得其同意后代為向交警部門申請基金救助,得到交警關于傷者確系交通事故致傷且符合救助條件后,他們就會向醫院相關科室下發《交通救助病人住院費用透支通知單》,在實施救治的前72小時不付費先治療,治療費用由醫院申請從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
“我們醫院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有專人負責此事,可以全程幫傷者代理申請救助,也設置了綠色通道,方便傷者及時就醫,解除沒有錢搶救的后顧之憂?!崩铠P玲介紹,她們醫院自從今年被確定為定點醫院,目前使用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序且已磨合銜接得十分順暢。
據了解,截至目前,省立醫院西院已經先后為45起事故的傷者申請救助基金,先后墊付了119多萬元治療費用,其中部分已經由救助基金支付返還,部分還在申請之中。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