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車儀式上, 村民們扭起了喜慶的秧歌。
齊魯晚報記者 陳瑋
“原來每次下雨,村里一片泥巴地,老人都不愿意出門,現在可好了,俺們家老太太天天到村頭轉悠著玩。”近日,濰坊市昌邑市卜莊鎮王家扶寧村舉辦通車儀式,村民王元杰看著喜慶的秧歌,笑嘻嘻地說。今年,王家扶寧村共投入資金120萬元,新整修、硬化村內道路3.7公里,讓全村告別了“刮風下雨泥土地”的日子。
“以前來俺們村接媳婦,都得提前在村路上鋪上鋼板,車才能進去,別提多難了。”王家扶寧村支部書記王相波說,王家扶寧村群眾一直非常羨慕村前那條寬闊的路,但受制于村級收入薄弱,硬化村內道路的夢想一直沒有實現。今年,昌邑市委開展市直部門駐村幫扶活動,在鎮黨委和社區的幫助下,確定昌邑市煙草公司作為幫扶單位,對王家扶寧村進行為期兩年的駐村幫扶。鎮、社區干部和村兩委多次與煙草公司的領導對接、謀劃,借助昌邑市每硬化一公里財政補助村級16萬元的優惠政策,確定了先修路再致富的幫扶思路。
在投入的120萬資金中,上級補助59萬元,幫扶部門10萬元,群眾自發捐款超過20萬元。“不到二百戶人家的村莊,短短三天,就捐了20萬,還有一位低保老人,捐出了200塊修路,很讓我們感動。”王相波說。
“我們村開始修路以后,周圍幾個村也都開始修了!”王相波說。今年以來,卜莊鎮緊緊圍繞建設“美麗卜莊”,積極開展鄉村文明行動,在全鎮組織開展了以“打通最后一公里,暢通干群連心路”為重點的村道硬化工程,全鎮20個沒有硬化道路的村共投入資金1000萬元,新整修、硬化村內道路、連村路25公里,其中上級補助近400萬元,市直幫扶部門100萬元,受益村群眾自發捐款213.8萬元。
卜莊鎮相關負責人說,只要涉及群眾捐款,全部在公示欄進行公示,并納入“五代理雙代管”,由鎮經管站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對修路的支出情況進行把關,確保資金安全。今年修路的村沒有發生一起因修路款問題引發的信訪舉報。同時,所有的村道硬化工程都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隊伍,杜絕暗箱操作。
通過村道硬化工程,改變了許多村莊多年的落后面貌,改善了村莊環境,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更重要的是,村級班子的形象,黨員、群眾的精神面貌也都煥然一新,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