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讓我們搬去跟他住,我是一點點都不舍得離開這里,俺這些鄰居都特別好。”談起搬家,57歲的隋守敏總是一臉不舍,“大家相處得像親人,樓里有事每個人都想沖在前面。”在嘉定路9號這個僅有40戶的樓里,鄰里之間都非常熟絡,他們共同分享土特產(chǎn),搶著掃樓道、扔垃圾……做樓長五年來,隋守敏見證著鄰居們共同維護9號樓這個大家庭的每一刻。10月22日,記者聽隋守敏講述了她做樓長的溫馨事。
樓院相處融洽靠的是每個居民的努力,樓里偶爾發(fā)生小矛盾,隋守敏總能找到最好的辦法解決。“大家各退一步,凡事不要爭搶。”是她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前段時間,嘉定路12號樓的王強(化名)因為鄰居把啤酒瓶堆放在自己家門口而生氣,他一怒之下將酒瓶砸碎,身為樓長的隋守敏得知消息后立馬趕到12號樓,她沒有立刻調節(jié)矛盾,而是先拿起掃把清掃一地的碎玻璃。看到樓長掃玻璃,鄰居家女主人也伸手打掃。
清掃完玻璃,隋守敏才開始問事情原由。“本來兩個人沒什么大問題,就是話趕話才吵起來,大家各讓一步就沒事了。”在她的分析下,兩家握手言和,也正是她的“遇事要壓,不要激化矛盾”原則,才使得她管轄內的兩個樓院更加和諧。
嘉定路9號樓,雖然小,卻干凈整潔,樓梯被粉刷一新,樓道上看不到任何雜物,這些都是樓里居民共同維護的結果。沒退休時,隋守敏就是樓里的“值日生”,她每天都會將樓道上上下下打掃一遍,“樓里干凈了,心里也痛快。”在她的帶動下,鄰居們都來幫忙清掃樓道。
家住嘉定路9號樓302的鄰居每周都會沖刷樓道好幾次,說起自家鄰居,隋守敏總有夸不完的好。“俺這個鄰居真是個愛干凈的人,每天出攤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刷樓道,先用水沖,再拿掃把刷,比我干的好得多。”樓里主動“干活”的人還不止這一個,五樓的“小胡”和二樓的“小馬”也都主動接過“值日生”這一接力棒,看著樓道臟了就打掃。
居民們不僅會主動打掃樓院,誰家有好東西也會拿出來跟鄰居們分享。9號樓304的鄰居每逢從老家回來,總會給隋守敏送來滿滿一塑料袋有機蔬菜,303鄰居送給孫子的小帽子,404家送來的甜地瓜……這一切都讓隋守敏深深記在心里,“東西不在多少,重要的是鄰居心里有我,大家見面就打招呼,像一家人一樣,兒子老讓我搬去跟他住,我實在是舍不得這里。”
文/圖 記者 張海云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