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0月28日消息 在王家村社區,有一支28人的城市綜合服務隊,他們在環境整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幾個月來,他們起早貪黑地忙碌,沒有休息過一天。隊長王山才和副隊長王曉剛為了查漏水管道,曾在凌晨2:30打著手電筒找了兩個多小時。隊員王建華為了把環衛工作做好,顧不上照顧罹患癌癥的公公……今天上午,記者聽這些隊員們講述了他們背后的故事。
隊員們在打掃衛生
凌晨打著手電筒工作 “王家村社區城市綜合服務隊于2008年成立,由社區里28名責任心強、踏實肯干的人員組成。”隊長王山才說,在本次環境整治工作中,他們扮演了重要角色。“自從五月底接到通知后,我們就沒日沒夜地忙了起來,這幾個月都沒休息過一天。清理三大堆時,有些居民不配合,我們便跟隨社區領導一次又一次地去他們家里做工作,直到他們愿意配合為止。”
“有一戶居民開澡堂,門前堆了五十多立方米的柴火,影響社區面容不說,而且堵住了消防通道。考慮到他的難處,我們特地給他找了個空地安放柴火,并且組織了十幾個人和一輛大貨車幫他搬運,整整搬了2天。”副隊長王曉剛告訴記者,“還有一次,有一處地基漏水,淌的到處都是。因為白天壓強不夠,只有晚上才漏。所以我便和隊長一起,凌晨2:30打著手電筒四處查找,查了2個多小時,總算找到了漏水管道。”
顧不上照顧患病公公 今年43歲的王建華是王家村社區城市綜合服務隊的一員,負責社區保潔工作。“每早五點我就出門了,去自己負責的衛生區域把衛生打掃干凈再回家吃早飯,然后再開始一天的日常保潔工作。”王建華說,由于她的負責區域緊挨市場,不少民工都在附近吃早餐,為了防止民工亂扔垃圾,她便早早把道路清掃干凈,“他們看到那么干凈的地面,自然就不好意思再扔了。”據了解,王建華的公公患有鼻咽癌,經常住院,但工作繁忙的她卻很少有時間去照看公公,“作為兒媳,我真的很慚愧。”王建華說道。
“環境整治工作結束后,我們社區簡直是換了個樣。”王家村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本輝告訴記者,“從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而且有很重的味道,居民們都不愿意出門,不愿意到大街上。現在完全是舊貌換新顏,哪里都干干凈凈的,大街上一點兒垃圾都沒有了,居民們都拍手稱贊。以后的工作,就是要把環境整治的成果鞏固好,讓社區環境永遠都這么干凈整潔。”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