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的青島,快遞柜已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各大快遞柜品牌在青島遍地開花,數量呈現幾何數增長。其中,有如速遞易一樣的先行者,也有以豐巢為代表的后起之秀 ,有蘇寧易購這樣的商超實體,更有日日順樂家的本土企業。如何“占領”更多的辦公樓、居民區,是這些企業思考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2年多的市場推廣,收獲了一批市民的認可,但依然可見收件人的憂慮和投遞員的抱怨,推廣之路仍顯漫長。而在另一面,跑馬圈地的熱情助推了入場費的上漲。明知賠錢還在燒錢擴張,快遞柜所有者們的眼光或許看得更遠。
自提點柜臺前排長隊,快遞柜卻乏問津 10月13日下午5時,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一處快遞自提點,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50多名學生從屋內的柜臺一直排到了屋外的路上。屋內有申通、中通 、圓通等的工作人員各自忙著核對單號后從身后的貨架上找包裹 ,逐一遞交。屋外排隊的學生們則大多低頭玩手機,打發時間。記者注意到,取一個件一般需要2分鐘,50名學生取走件,已經過去半個小時,隨著下課及飯點的到來,剩下的隊伍反而更長了,直接排到了路口。高校的快遞收發異常繁忙。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提點門口便是快遞柜,半個小時內只有一名學生光顧,而且因為不懂如何取件,最終放棄了。
“我是幫同學來取的,我之前沒有用過快遞柜。”該同學告訴記者,他在閱讀了快遞柜上張貼的取件說明后,拿自己的手機屏幕在掃碼口掃了一下,快遞柜沒有反應。由于手里只有同學轉發的一個帶有密碼的短信,而該快遞柜沒有可以輸入的鍵盤,他無奈地告訴記者:“還是讓我同學自己來取吧。”
在同現場的學生交流中記者發現,作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對于快遞柜并不熱情,原因是無法現場驗貨。“當著投遞員的面可以拆開包裝驗貨,有問題可以退。對著攝像頭拆,如果真有問題,處理起來也麻煩,不如當人面了。”
在實際投遞中,是否使用快遞柜,需要投遞員提前征得收件人的同意。對于學生們的憂慮,速遞易市場部負責人覃經理表示,這是一個技術完善的過程,也是一個用戶習慣培養的過程。“就像銀行的ATM 機一樣,沒有出現的時候,大家都去柜臺取錢,有了ATM 機,還是有人愿意去柜臺取錢,但是ATM 機的優勢不言而喻。”
快遞柜收費引投遞員不滿 10月15日上午9時,在李滄區中南世紀城,投遞員俞先生抱著一摞包裹,正在速遞易前派件。不久前,他所在的快遞公司與速遞易有了合作。俞先生在快遞柜前完成輸入收件人手機號等操作,柜門自動打開,他將包裹放進取,合上柜子。再重復操作,直到把所有的包裹存進柜子里。5分鐘不到,派出了4個件。可是面對記者的采訪,俞先生對快遞柜卻沒有好感 。
“我送快遞,一個件一般就掙一塊錢,如果用快遞柜,我還得給它5毛。”俞先生說。除了要交使用費之外,工作量的增大也讓俞先生感到不滿。“以前這個小區,一天100多個件,兩個投遞員,自從有了快遞柜,公司就安排我這1個投遞員了,忙不過來的件,逼著我用快遞柜,一天下來,比以前累多了,還沒多賺多少。”
在青島,快遞柜分為收費和免費兩大類 。速遞易作為領頭者,推行收費模式。其收費規則清晰地印在每臺柜子上,如果投遞員存件,根據柜子的大小不同,對應收取4角、5角、6角,如果收件人取件,超過一定期限則每天收費1元。“試用階段,我們也是免費的,畢竟快遞柜屬于一種資源,收費能夠規范市場,避免資源浪費,還有助于獲得收入,這是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速遞易覃經理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日日順樂家、豐巢等,推行免費模式。日日順樂家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柜子沒有試用期,而且不僅能存快遞,業主可以拿它當做儲物柜。家長如果有事外出,可以把鑰匙存在里面,等孩子放學取了鑰匙自己回家。有時候,我們更像在做公益。”
柜身廣告是目前主要盈利手段 在青島,各家公司都各自擁有幾百上千數量不等的快遞件規模。記者從市場了解到,快遞柜的價格一般在3至4萬元左右一組,如果增加柜子數量,價格還要更高,總體計算下來,單單硬件價格就是千萬元量級,而青島僅僅是全國諸多城市之一。在這種背景下,不論是免費,還是低價收費,相交于巨額的投入,看起來都不是有效的盈利模式。為此,部分快遞柜已經開始試水廣告,包括多媒體廣告和平面廣告。
記者注意到,在中南世紀城、華易春之都、海爾山海灣以及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等區域內,不同品牌的快遞柜共存,多媒體顯示屏上均展示大閘蟹的短片廣告。此外,有的還在柜身的一角上貼有醫療廣告。“單個柜門可以做小廣告,整個一面也可以做大廣告。當幾千上萬個柜體廣告全面鋪開,其覆蓋面可想而知。”樂家楊志偉告訴記者。
柜身廣告,是目前儲物柜的第一盈利點。“廣告有收入,但是想在短期內實現盈利,那是不現實的,因為現在還屬投入階段,但是我們已經在不斷縮小虧損。”速遞易覃經理說。實際上,早在快遞柜創造之初,其遠期的盈利模式已經被企業瞄準。在擴大快遞柜規模的同時,企業更多寄望于挖掘規模優勢后的“社區流量價值”,實現線下到線上的變現,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社區金融、社區O2O及社區生活服務等領域。
“樂家的戰略規劃是將社區快遞服務延伸至生鮮交付、洗衣交付、食品交付的平臺”,試圖建立一個社區服務綜合生態系統,提供本地生活消費配送服務。”記者采訪發現,“收集大數據,經營大經濟”是快遞柜行業的整體思路。
規模思路主導,推高小區入場費 不論是收件人的顧慮,還是投遞員的不滿,這些聲音,在快遞柜的快速擴張面前,顯得微弱。在各大快遞柜公司看來,能否把行業做好,能否把數據做大,很大程度上看的是規模。速遞易覃總直言:“我們的優勢就是先行優勢,規模優勢。”除了進駐一些機關單位、學校和辦公樓外,它們更多地將目光集聚在樓盤、小區,特別是封閉的居民區。
快遞柜能否進駐居民區,物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在征得對方同意后,快遞柜公司需要支付一定的“入場費”,涉及場地、用電、衛生等費用。這筆費用,隨著入局者的追逐,如今已是水漲船高。封閉小區價格高,因為快遞柜能夠高效利用,開放小區利用率低,價格低。一些快遞柜一般占地3個平米,當初千元進場早已不在,最新的合作價格,一般在三四千元左右。
“現在因為競爭多了,物業把價格要上去了,有的公司投入太大,導致小區要價太高,達不成協議,我們就難以入駐了。”楊志偉說。目前,樂家在青島已經安放400部快遞柜,計劃在10月底擴展到600部。“事實上,青島只是一部分,我們在全國各地依托海爾服務商做著同樣的事情,目標在17年進駐8萬個。”在青島已裝快遞柜的數量上,速遞易居于領先。“去年年底就將近1000部了,現在不到2000部也差不多。由于沒有最新數據,還不好說。”速遞易覃總介紹。
部分快遞柜只供自家物流 在燒錢圈地的背后,也有企業表現出了冷靜,其中蘇寧易購閃爍著身影。蘇寧易購的快遞柜布局早已展開,依托自有物流搭建,自上半年開始,已經在青島多地選址安裝了10處。由于目前只對蘇寧易購的用戶使用,并未對第三方開放,所以其他快遞公司無法使用。
“10處社區,以高校為主,像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都有,再就是大型的樓盤,比如中南世紀城。統計數據來看,目前每天每組快遞柜的使用次數在十余次,使用率不高,但都是我們自己的客戶在用,我們把它看作是專門給蘇寧客戶提供的服務。現在屬于優化調整階段,將來必然會有動作。”青島蘇寧云商副總經理董桂峰告訴記者。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丁一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