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落有致的庭院,雕鏤精細的內堂……一座兩層徽式老房子,鶴立于武漢市新洲區倉埠街的阡陌鄉間。它原來存在于江西,有著一百多年歷史,是其主人耗費400多萬元和一年多時間,一磚一瓦、一柱一板拆解運回武漢新洲后,重新拼裝復原的。
據悉,房子的主人,是77歲的陳爹爹。陳爹爹介紹,這座房子原本在江西,有100多年歷史,去年6月,他的兒子花錢買下,之后一點點拆解,運回新洲,再一點點拼裝重建。“買房子的時候,它破敗不堪,很多構件都腐爛了。”陳爹爹說,他和兒子考察房子時,都覺得如果讓其荒廢、毀掉,十分可惜。房子構件運回后,大多沾滿污漬和灰塵,他一件件細心清洗,耗費的功夫連自己都記不清。有的木料已完全不能使用,只好忍痛丟棄。
陳爹爹的兒子小陳43歲,在武漢做生意。說起重建房子的點滴,他深有感觸。據小陳介紹,為了這座房子,他和父親都花費了不少心血。為尋找合適的房屋,他走訪了江西、安徽的很多地方,才偶然發現這座主體結構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毫不猶豫將其買下。
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大的代價移建一座老房子?小陳說,一是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二是為了完成父親的一個心愿。據小陳回憶,上世紀70年代,他的父親帶著一家五口,從新洲老家外出打拼,輾轉多個地方,如今公司已經頗具規模。但在外漂泊40多年的父親,一直忘不了老家,總想葉落歸根。父子倆到江西旅游時,偶然看到這座老房子,感覺很親切,便有了買下搬回老家的想法。據《楚天都市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