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澤山小學學生在新修的教室上課。
投入4.76億元實施了農村學校基礎條件提升工程,全力創建省、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搭建城鄉學校均衡優質發展平臺,努力辦好每一所農民家門口的學校;探索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模式和育人方式……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15年8月30日,青島市對各區市有關部門進行上半年工作滿意度隨機測評,平度教育滿意度再傳喜訊:本市部門第一、青島教育系統十區市第一,迄今平度教育已連續四年蟬聯同類部門第一名。
提升農村學校基礎條件
“學校更漂亮了!”暑假后開學第一天,門村小學五(2)班學生李林峰一進校門,就驚喜地瞪大了眼睛。呈現在她眼前的是一所全新的校園:標準化的塑膠操場,平整規范的新建籃排球場地,整潔明亮的新食堂……門村小學今年暑假投資近300萬元,順利完成基礎建設。這是今年平度市義務教育均衡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借創建省、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契機,平度市共投入4.76億元實施了農村學校基礎條件提升工程,包括投入5500萬元實施60所學校遠動場跑道塑膠化改造、投入近5000萬元實施學校專用室餐廳宿舍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5000萬元更新教學設施設備、投入1500萬元實施校園環境提升等工程,全市整體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今年平度市實施的教育重點工程還包括:總投資3.08億元的農村中小學危舊校舍改造工程;開發區高中改擴建工程;建設51所青島市標準化食堂;投資8900萬元新建、改擴建獨立幼兒園(3個班以上)56處。
努力辦好農民家門口學校
張家坊中學在青島市首屆“島城教育家成長論壇”做典型發言;經濟開發區小學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主辦的2015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做案例展演;蓼蘭小學在青島市第三屆“島城教育家成長論壇”做典型發言;大澤山鎮上甲小學被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高度評價“學校辦得太好了,是農村小學的一面旗幟”,并于教師節前夕受邀在民進中央主辦的“中國教師發展論壇”上做典型發言……
今年以來,平度市教體局積極搭建城鄉學校均衡優質發展平臺,鼓勵學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為推動基礎教育均衡多樣發展,全市建立了14個城鄉學校共同體,實施捆綁式評價,考核結果列入城區學校年度考核;進一步深化小學學區式管理模式,全市小學分為52個教育單元,輻射98所村級小學,在鎮(街道)小學單元內實行學校管理“四統一”和教學教研“五統一”管理模式;將全市小學劃分為5大區域,初中以城區學校為龍頭,成立4個教研共同體,加大對薄弱學校的幫扶、督促力度,促進了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
另外,記者了解到,今年平度市積極構建“民辦公助型”“混合所有制型”“政府購買服務型”民辦學校多元化辦學模式,加大在政策、師資、業務、服務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動民辦教育跨越發展。平度國開實驗小學、平度新區學校招生正式辦學;平度東方小學正在穩步推進學校建設,幸福里雙語學校積極準備開工建設工作;平度華陽實驗中學正在積極辦理籌設手續。
素質教育獲得新突破
上半年,平度市深入探索普通高中多樣化辦學模式和育人方式,探索開展學生生涯規劃指導的有效途徑,在多元辦學、聯合育人、普職融合、多管齊“送”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今年高考本科達線4016人,達線人數創歷史最高,其中,一本達線2253人,有5人考入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5人考入中央美院、北京體育大學。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為提高,22件作品被推送到全國信息技術大賽組委會;16人次在青島市創新設計(3D創意)比賽和機器人比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深入推進“雙元制”職教辦學模式改革,職教中心“廠中校”人才培養項目被省教育廳推薦為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項目。參加青島市職業學校技能比賽獲8個一等獎、32個二等獎、76個三等獎;參加2015年全國技能大賽,蔬菜嫁接項目獲1金,手工制茶項目獲1銀1銅。
文/圖 記者 鄔明洋本報通訊員 劉曉芳 萬鵬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