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9月3日,在北京將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30位國家元首、49個國家出席閱兵儀式,17個外國部隊首次接受檢閱,規格之高舉世矚目。即日起,大眾網推出融媒體報道《大閱兵之“山東元素”》,挖掘本次閱兵儀式中的山東人、山東物、山東事,全方位呈現閱兵儀式中的“山東情結”,用“山東故事”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獻禮!
航院學員訓練照片(岳濤 攝)
航院學員訓練照片(岳濤 攝)
航院學員訓練照片(攝影 于小婷 朱時雨)
航院學員訓練照片(攝影 于小婷 朱時雨)
大眾網煙臺8月28日訊(記者 鐘建 通訊員 岳濤)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千人解放軍合唱團將在紀念大會上演唱抗戰歌曲,在我國閱兵史上尚屬首次。在這千人合唱團中,有100名來自煙臺海軍航空學院的學員,他們從7月中旬便奔赴北京,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經歷著從“理工男”到“歌唱家”的轉變。
精挑細選 100名航院男生從20000人中脫穎而出 據悉,7月中旬,解放軍合唱團在裝甲兵工程學院正式成立,全團千余名合唱隊員,從裝甲兵工程學院、海軍工程大學、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空軍工程大學、空軍航空大學、空軍預警學院等陸海空7所院校,近20000名軍校學員中選撥產生。
“航院從5月份就開始選撥了,有去年剛入校的大一學員,也有大二的學員,先從全部航院的學員中選撥出2000多名學員,再一對一面試、聽取試唱,綜合考慮音色、音調、身高、氣質等條件,逐個打分,嚴格篩選,經過多輪淘汰最終選撥出了這100名學員參加。”隨行的航院宣傳處干事岳濤告訴大眾網記者,學員們是7月中旬到北京去的,都不是聲樂專業的,全部都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男”。“對于他們來說,要在全世界面前亮相,用自己鏗鏘有力的歌唱完成紀念活動現場的奏唱任務也不容易啊!”岳濤說。
50天特訓 練歌從“吼”到“唱” 7月中旬,被選出參加合唱團的航院學員們便奔赴北京開始了集訓。
“以前唱歌都是靠嗓子吼,到了這里經過專業老師的指導和練習之后,才掌握了一些科學的發聲方法,之前應該叫吼歌,現在才是唱歌。”今年大二的煙臺籍航院學員李展告訴大眾網記者, 入選之前并他并不經常唱歌,只是在院校里每天會在行進間唱歌和開飯前唱歌。“沒經過專業培訓,只有個別幾個學過聲樂,其他人都是從頭開始學的。”李展說。
“我們選出學員屬于先天條件好的,但是幾乎都不識譜,都不會用方法唱歌,剛開始學習是相當費勁的。”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軍隊文化教研室副主任于小婷隨隊前往北京,擔任解放軍合唱團三大隊八隊的教歌員。“我主要是教學員們怎么唱歌,如何唱好合唱。”這位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主修聲樂演唱的教員,面對一群沒有任何聲樂基礎的學員,使出渾身解數。“帶領著100名祖國未來的海軍軍官,作為教師,我有責任把自己的全部‘功夫’都傳授給他們。”
而這些祖國未來的海軍軍官們也沒有讓教員們失望。“聲樂是非常抽象的,光聽教員講是不夠的,還得努力去實踐,有的時候實在做不到就單獨找教員調整自己的聲音,其次就是音準節奏,我就找教員要錄音反復聽反復唱,并且加以音階訓練自己的固定音高。這樣我覺的才能在最短時間達到基本要求。”今年大二的煙臺籍航院學員楊林告訴大眾網記者,能夠入選合唱團是非常光榮的事情,得知入選的消息時也非常激動,“非常珍惜這次機會,肯定會萬分努力達到要求,保證完成任務。”楊林說。
啃蘋果吞拳頭 個個成為表情帝 “以前唱歌都是靠著自己嗓音條件,咧著嘴喊的。學習訓練以后,才知道唱歌是需要用氣息、有感情的,是一件非常體現人修養的事情。”煙臺籍航院學員李星儀告訴大眾網記者,“尤其是我們這次演唱的是抗戰歌曲,更有他特殊的意義,我們把歌唱好的同時,一定要唱出感情來。唱出我們革命先烈的抗戰精神,唱出我們當代軍校大學生的精神風貌,這也是與以往唱歌有很大不同的一點。”
而要唱出抗戰精神來,光把聲音練好了還不行,同時表情也得到位。”經過一段時間時間的系統訓練,隊員們的演唱水平突飛猛進,然而他們一副副僵硬的表情,常常令教員們頭疼不已。“在一次餐廳就餐時,也忘了是哪位教員了發現咬蘋果的口型與合唱口型極為相似,還能很好地解決隊員們高音音調不足、口腔腔道不通的問題。于是,咬蘋果變成了大家競相效仿的口型訓練法。”隨行的航院宣傳處干事岳濤告訴大眾網記者,受到啃蘋果的啟發,又開始往口里吞拳頭,鍛煉打開自己的口腔。
每首歌曲的演唱表情都不一樣,可隊員很難發現這其中的不同,這個時候鏡子便成了不可缺少的道具。李星儀說,自己經常會對照鏡子,邊演唱邊觀察,隨時糾正。“有時也會被鏡子里自己的表情嚇一跳,沒想到自己的表情是這樣的。”
機會難得 航院的理工男們都很拼 據悉,閱兵式當天,整個演唱貫穿全程,合唱隊員將在天安門城樓前站立將近4個小時。隊員們每天訓練近10個小時,訓練之余還會根據自己的不足默默地找個沒人的地方,對著路燈看譜子練歌。而為了達到“四小時站姿不變樣,唱腔不變調”的目標,他們在練音準、練節奏、練咬字、練氣息、練表情的同時,練軍姿、練體能、練狀態。雖然曬得黝黑,身上的衣服就沒干過,但他們從無一句怨言。
“我得到自己入選合唱團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當時非常激動啊,感覺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樣,能有幸入選去參加如此有意義的重大活動。”李星儀說。
“結果出來前幾天一直擔心能不能選上,知道結果以后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了,非常激動。”楊林說
“早就聽一些班長說‘閱兵一次,光榮一生’。感覺這次機會來之不易,我很榮幸能夠被選入合唱團,能代表身后幾十萬海軍接受國家最高首長檢閱,代表中國軍人在天安門城樓前放聲歌唱,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李展說。
也就是為了這份榮譽,航院的小伙子們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