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由教育部主管、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主辦、青島市教育局協辦的“2015年服裝行業職業教育與產業對話”活動在青島市城陽區職教中心召開。城陽區職教中心作為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與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協辦共同承辦了此次盛會。全國25個省市、93個企業行業及職業院校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對話活動。
重視培養技能型人才
據介紹,本次產教活動的主題為“構建政行企校四方對話交流機制,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服務服裝行業發展”,活動邀請了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行業協會領導、資深專家、知名院校負責人、知名企業家等,就新形勢下服裝行業人力資源的現狀與問題、機遇和挑戰,如何將職業教育的發展與社會需求有效結合等熱點話題、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通過校企對話的形式規模化、系統化地架起服裝產業人才培養的橋梁。
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馮德虎分析了當前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現狀,強調了行業、企業重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指出在中國“轉方式、調結構”服裝產業發展的新形勢下,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會長倪陽生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支柱產業、民生產業,服裝銷售行業發展迅速。服裝專業類的院校就業率高達90% 多。“此次對話通過學校和企業直接交流來解決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用人之間的矛盾,從而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進一步將企業的先進理念引入學校。”
校企深入對話交流
青島市城陽區職業教育中心、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廣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希柏潤工貿有限公司、深圳國泰安教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龍門浩職業中學校等院校和企業代表作了大會交流。
活動期間,企業分別進行了經驗交流,校企現場進行了互動。交流中,一服裝公司表示,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公司堅持多功能半旋轉式操作工位,服裝立體剪裁與工藝制作緊密結合,堅持“教、學、做”合一,遵循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將教室、實驗室與實際工作環境融為一體。“將課堂教學與實驗實訓、產品設計與企業生產有機結合,引進多功能教學設備,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做好準備。”
據悉,“雷迪波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南通賽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達利(中國)有限公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伊思佳服飾有限公司+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青島紅領服飾股份有限公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等對話形式,取得積極成效。
建立“服裝職教集團”
青島市作為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城市,中國服裝產業城的建立,促使其服裝行業迅速轉型升級,亟需大批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此,青島市將在繼“服裝產業城—— 青島市服裝公共實訓基地”成立后,以城陽區職教中心為龍頭,于今年10月份建立“青島市服裝職教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
據介紹,本次對話活動不僅為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平臺,構建起了“政行企校四方對話交流機制”,而且為職業院校之間分享寶貴的辦學經驗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青島市將借鑒先進省市經驗,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以職教集團為依托,促使職業教育和產業“雙向”開放,共同整合優質職業教育和產業資源,推進產教深度融合進程,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互惠共贏。
文/圖 記者 欒英杰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