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報的陸續披露,本報記者統計發現機器人行業65家企業中有60家發布中報預報或業績快報,其中30家企業業績預增或略增,另有5家公司實現扭虧,這主要緣于并購、投資收益增加以及市場開拓力度加大。值得注意的是,華麗家族向“科技+金融”轉型,凈利增長93.36%。對于投資,業內人士建議,關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超五成企業凈利增長 記者統計發現,機器人行業65家上市公司中已經有60家進行了2015年上半年度業績預告或快報,業績有增幅的有30家,從業績增長的幅度來看,增幅在100%以上的公司有7家,增幅在50%~100%的有兩家,增幅在50%以下的有21家。還有7家不確定是否盈利。
此外,有23家公司預計虧損,其中降幅最大的為茂碩電源(下降2151.93%),其次為秦川機床(下降2095.94%~2371.24%)、華中數控(下降567%~662.31%)、方圓支承(下降488.39%~617.85%)。茂碩電源表示,該公司業績變動原因為部分主營老產品的銷售收入下滑,加之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產品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秦川機床則表示,業績下降原因為:受宏觀經濟和行業整體環境影響,公司主機產品市場需求下降,導致公司收入下降,毛利減少。
從預告類型上來看,實現預增或略增的公司有30家,占50%;實現扭虧的公司有3家,占5%;實現預減或略減的公司有23家,占38.33%;不確定是否盈利的公司有7家,占11.67%;實現首虧或續虧的公司則有10家,占16.67%。
并購與投資提升業績 從各家公司對中期業績變動的原因分析來看,取得利潤增長的公司主要是因為并購、投資收益增加、市場開拓力度加大和銷售收入增長等。
其中,華昌達上半年業績增長795.20%~825.04%,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上海德梅柯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與DMC LLC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帶來業績變動;另外,報告期內訂單量增加,銷售收入增長帶來業績變動。智慧松德業績增長631.53%~661.53%,主要原因為,公司于2014年底完成了對深圳大宇精雕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2015年大宇精雕的業績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京山輕機凈利潤為2500萬元~3200萬元,增長324.47%~387.33%,主要原因為公司完成并購惠州市三協精密有限公司所有事項,自4月開始合并該公司報表;另外,公司證券投資和購買理財產品也取得了較好收益。科大智能上半年凈利增長145%~165%%,主要原因為公司繼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主營業務發展勢頭較好,公司銷售規模較上年同期實現一定幅度增長。
紫光股份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20%~150%,主要由于公司各項業務盈利能力持續增強以及投資收益增加,使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亞威股份二季度繼續緊隨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工業革命潮流,把握高端、智能、自動化的產業升級發展大趨勢,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開拓新市場,創造新優勢,積極提升市場營銷能力,使得凈利潤較去年增長0~20%。
華麗家族凈利增長93% 按照華麗家族發布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93.04萬元,同比增長93.36%。
2014年以來,華麗家族的企業戰略已經調整為:以科技投資為發展方向,科技項目之間形成聯動和相互支撐,以金融投資為利潤平衡器,熨平科技項目的利潤波動,以存量房地產開發作為未來幾年產業轉型到“科技+金融”的過渡。
高科技項目投資方面,根據“科技+金融”的發展戰略,公司已籌劃2015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擬募集資金26.65億元用于投資石墨烯項目(收購墨烯控股并對其增資),智能機器人項目(增資南江機器人),臨近空間飛行器項目(增資南江空天)。
金融項目投資方面,2015年3月,公司以62300萬元收購華泰長城期貨有限公司40%股權。2015年5月,公司出資75000萬元參與廈門國際銀行增資擴股項目。
■投資建議 關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光大證券青島營業部分析師國龍說:“目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工業機器人密度指標表明,潛在市場空間仍十分巨大。從產業來看,從單臺自動化,到整線自動化,再到數字工廠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股票投資的角度來看,通過工業4.0這個投資主題,把很多低估值或低市值的標的囊括進來,是市場理性選擇的結果。近年來,機器人行業增長最快的下游領域將集中機器人在能直接替代人工作的領域,如電子、加工和汽車,但目前仍有99%的工作崗位尚無法用機器來替代,這99%的工作將是機器人未來發展的重點。中國在電子電器3C產品和機械加工業中的機器人使用超過了汽車產業。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驅動,未來至少20年里,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br>
他認為,從投資角度,建議關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面對仍具有發展潛力的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呈現寡頭壟斷格局,但以新時達為代表的新進入者將躋身以新松機器人為代表的國內四大家族,享受從機器人本體到集成業務的高成長。未來10~20年服務型機器人也將迎來爆炸式增長,但過程中需要不斷積累技術和培育市場,如醫療服務機器人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獲得市場和新產品的重大突破。
■聲音 羅軍:機器人不能走傳統產業老路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發布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工業機器人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近日,本報記者專訪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他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不能重走傳統產業老路,應當深刻把握機器人2.0時代大趨勢。
機器人2.0時代臨近 機器人產業通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羅軍看來,目前的機器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不具備人的智慧和思維,只是一些自動化裝備?!拔磥?0年左右,人類社會將基本進入智能制造時代,也就是機器人產業2.0時代。”羅軍提出。
羅軍認為,智能制造是必然趨勢,機器人與信息技術深度結合,將變得更加聰明,具有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和決策的能力。未來機器人將逐漸從單純的自動化設備演變為人類的高級助手和工具,而不僅僅只是生產工具,還將是生活工具。下一代機器人將是傳統機器人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信息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的產物。
羅軍分析指出,在機器人產業2.0時代,美國憑借人工智能方面的重大技術突破,將再次奪回世界機器人產業的頭把交椅,引領機器人產業2.0時代。
發展不能沿襲老路 在談到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時,羅軍指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模式單一,缺乏戰略性與全局性,沒有看清機器人產業自身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沒有提早布局機器人產業2.0時代,還是沿襲傳統產業發展老路,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國外機器人投資建廠。他進一步指出,發展機器人產業一定要走出“世界工廠”的誤區,要積極瞄準機器人產業轉型升級新的發展方向,而不要總是步他人后塵。
如何搶抓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一輪機遇呢?“如果傳統老路不能超車,我們就要設想機器人產業的下一個方向是什么,我們可以提早布局。”在采訪過程中,羅軍反復強調了一個理念:即機器人僅是智能制造的一個核心代表,并不是智能制造的全部。
羅軍倡導建立的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在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有三個要點:第一,機器人產業要與智能制造結合;第二,機器人產業發展要與應用市場結合;第三,機器人產業發展要加強與國際間的對話合作。該聯盟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博覽會,已經成為引領機器人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
羅軍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才剛剛開始,當前我們要設法走出“小而散”的發展誤區。 本版文/本報記者 婁花 實習生 谷亞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