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21日介紹,發展改革委將根據《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要求,分解工作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確定責任部門,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督導,確保政策落地生根。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在2016年6月底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基本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2017年6月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
在頂層設計方面,李樸民說,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國家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的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為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的集中交換和共享提供制度和技術保障。
在具體措施方面,他介紹,工作方案提出要以省為單位整合本轄區內分散的信息系統,依據國家統一標準建立全轄區統一終端覆蓋市縣的電子公共服務系統。各省級政府要抓緊行動起來,做好統籌規劃,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任務。同時,要抓住電子化發展的新機遇,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陽光化運作、市場化配置、合理化定價、在線化操作,進一步提升公共資源交易的公開和透明度。
建立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三問
國務院辦公廳已于近日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工作方案》。為什么要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整合?如何進行整合?整合后將對市場主體產生哪些影響?
為什么要整合?
設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本來目的是規范交易行為、維護市場主體利益,但由于各項交易處于分散狀態,給參與交易的企業造成了一些無法繞過的難題。
“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被人為設置了許多沒有必要的障礙,應有的一些合法權利被剝奪。”李樸民說。
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通過手續、資信或業績上加以限制,實施地方封鎖或行業保護,阻礙甚至排斥其他地區投標人投標。有的交易平臺借推進電子化交易,要求投資人必須購買電子鑰匙,由于電子鑰匙不能互認互用,一些企業為了進場交易要購買上百個電子鑰匙,負擔沉重。
如何進行整合?
李樸民說:“平臺整合不是簡單的新瓶裝老酒、簡單搬個家,而是要通過化學反應,打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他指出,全國各地、各行業已建成了數以千計的公共資源電子信息系統,但缺乏統一規范,系統間互不兼容問題最為突出。
因此,“統一”是整合的關鍵一步。方案提出了四個“統一”,即統一制度規則、統一信息共享、統一專家資源、統一服務平臺。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認為,其中的信息共享至關重要。“現有一些機構一條腿邁進了信息時代,一條腿還留在傳統時代。信息共享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權力的喪失,這就必須打掉部門利益超越整體利益的攔路虎。”
整合會帶來什么?
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李樸民歸納為三點。一是消除制度羈絆。他指出,要通過糾正一些地方違規出臺的土政策,對違法設置審批事項、以備案名義變相實施審批、干預交易主體自主權等行為,在制度上為企業讓路。
二是砍掉辦事關卡。方案中提出了不得強制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在平臺交易、不得設置限制性條件等五個“不得”的規范性要求。
三是優化競爭環境。他表示,要轉變政府一手包辦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傳統思路,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