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臧潤龍
多日沒有有效降雨,島城旱情嚴重。進入7月份以后,市區進入用水高峰期。由于正值旅游旺季,外地游客增多,再加上氣溫較高,市區日供水量接連刷新歷史紀錄。然而,隨著氣溫升高,市區的用水需求還在進一步增加,但供水能力已經接近極限,供水設施已經超負荷運轉,沒有更多的增長余地。
面對旱情,不僅要開源節流,還要挖潛創新。自來水用水量達到了高峰,污水的處理量以及產生的再生水也大大增加,僅市區的四個污水處理廠每天就產生大量可以使用的再生水。筆者曾在某小區內看到小區的景觀湖使用的水源是自來水。現在旱情已經較為嚴重,如果使用再生水替代自來水用于園林、綠化、降塵以及景觀用水,每天會節省大量的自來水。
據了解,為方便各企業使用再生水,相關單位在市區原有7個取水站點的基礎上,又增建了8個取水站點,并通過技術改造縮短了水車加水時間,還將協調各區建設的共77公里的斷頭管接入主管線,進一步擴大供水范圍。多用一噸再生水,就多節省一噸自來水,這是一個簡單而質樸的道理。
在旱情面前,節水意識、節水觀念非常重要。節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取得戰爭勝利的最根本因素是人。面對旱情,不僅要開源節流,還要創新挖潛,盡可能讓中水變廢為寶,節約出更多寶貴的飲用水。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