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陳平平) 近日,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家待業的劉瀟自己挑選了嵐山人社局勞動保障協理的崗位,成為嵐山區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的一名員工,解決了自己的就業難題。當天,像劉瀟這樣的55名就業困難人員,通過自主擇崗選到了理想的工作崗位。這是嵐山區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為就業困難人員找工作的一個縮影。據統計,近幾年來,嵐山區共開發公益性崗位242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203人,累計為各類公益性崗位人員發放崗位補貼385.5萬元,落實社會保險補貼245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就業困難群體順利實現就業。
“難找工作的多是些困難群眾,他們或上了年紀,或身體有病,或家庭困難,急需用錢卻找不到崗位,人社部門就是要為這些人員當好‘媒婆’,盡量為他們找到一份相稱的工作。”區委組織部副部長、人社局局長路俊宜說。據悉,今年嵐山區開發民政助理、勞動保障協理、治安維護協管、消防安全協管等公益性崗位65個,用于安置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失業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和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成員,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一戶兩代、夫妻雙方失業人員和特困家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
為了充分關愛就業困難群體的再就業,嵐山區建立就業困難人員臺賬和企業用工信息臺賬,通過開展春風行動、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月、就業創業政策集中宣傳日、每月18日招聘會等系列活動,組織宣傳員深入基層、企業,走進鄉鎮大集,為職工、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城鄉勞動者送就業崗位、送法律法規、送惠民政策、送培訓信息,為各類就業群體提供就業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推薦就業等服務。
今年以來,舉辦春風行動走進鄉鎮系列宣傳和就業創業政策大講堂活動8場、每月18日招聘會6場,發放宣傳資料5萬份,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