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起練習舞蹈的時候,劉希和會經常指導舞伴的動作。
她是土生土長的棘洪灘人,今年66歲,雖然沒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在社區街道也算是不小的“明星”,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提起她總會豎起大拇指。十幾年時間里,她幾乎每天帶領社區鄰居們跳舞,讓舞蹈成為鄰居們的一種生活習慣,讓愉悅成為鄰居們的心理常態。她就是棘洪灘社區文化管理員劉希和,在豐富社區文化生活的舞臺上她帶領鄉親們的草根舞蹈隊越舞越精彩。
“讓歡樂成為大家的習慣” “原來這里是荒灘,現在高樓一片片,西邊金嶺荊棘灘,如今中外企業連成片……”這句押韻的歌詞就是劉希和與舞蹈隊的鄰居們自己編寫的,歌曲名字叫《喜看棘洪灘新氣象》,2013年夏天,在棘洪灘街道的納涼晚會上,劉希和帶領舞伴們用歌聲和舞蹈為一萬多名觀眾傾情演繹,贏得了陣陣掌聲,這讓她們感到無比自豪,“我們自編自演的歌舞受到大家這么歡迎,內心非常高興,覺得我們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認可了。”劉希和告訴記者。
據了解,近年來,劉希和與一起跳舞的社區鄰居們自編自演的歌舞節目有幾十個,因為每一個節目都貼近社區居民生活,所以總能唱到大家心坎里,很容易引發共鳴贏得認可,“我們社區的舞蹈隊現在有五六十人,跳舞與唱歌都是一種愉悅心情的方式,跟著我們一起跳舞的都是社區里的中老年婦女,我想讓歡樂成為大家的習慣。”劉希和說。
學習一套健身秧歌教大家 今年66歲的劉希和出生于棘洪灘村,是棘洪灘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記者了解到,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劉希和就開始參加村委工作,至今已近40年時間。她先后擔任過婦女主任、計生主任、文化主任等職務,2004年退休后,劉希和開始擔任棘洪灘社區文化管理員至今,也就是退休時開始,她一步一步帶領自己的鄰居們把舞蹈隊伍逐漸壯大。
“2004年廣場舞還沒有普及,加上當時社區里面人們思想比較保守,所以跳舞的人非常少。”劉希和告訴記者,當時她去城陽區老年體協學習了一套健身秧歌,回來就想讓大家一起來跳,可是誰都不愿意跳,感覺難為情,“大家都覺得太難了,很多人從來沒跳過舞蹈,我跟大家說慢慢來,一天學不會可以兩天,兩天學不會可以更長時間,就這樣從夏天學到冬天,大家終于學會了第一套舞蹈。”
自此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跟大家一起練習舞蹈、組織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就成了劉希和幾乎每天必做的事情,“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陸續在社區文化大院里開展更多的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體育活動,給居民一個展示自己的文化舞臺。”經過幾年的發展,棘洪灘社區的舞蹈隊伍從最初的五六個人拓展到了現在的六七十人參與,而且都是50歲以上的居民,最大的已經超過75歲,居民運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草根舞蹈隊也能上大舞臺 劉希和雖然沒有多高的學歷,但是她對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卻足以感染很多人,她曾經被評為青島市“三八紅旗手”。棘洪灘社區的舞蹈隊只是城陽區一支普普通通的“草根”隊伍,可去年八月份,這支隊伍參加了青島市婦聯組織的健身操比賽,在數十個隊伍中被評為“精品節目”。“我們老年人登臺的魅力遠遠超過舞姿本身好壞。”對于以后,劉希和說,想讓社區的舞蹈隊走上更大的舞臺。
文/圖 記者 趙偉華 本報通訊員 祁樹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