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下午,李滄區食藥監局走進青島紅星化工集團,開展食品安全“五送”系列活動之送“食品安全標準”進企業。記者與30名社區居民一同探訪了食品添加劑“辣椒紅”的生產流程,紅辣椒五步變“辣椒紅”。李滄食藥監局工作人員表示,“辣椒紅”屬于允許添加的天然食品添加劑,其安全性已得到公認。
物理提取無化學變化 該公司市場研發部的朱培斌向居民介紹了辣椒紅色素的生產工藝。辣椒紅色素的原料取自紅辣椒,生產的第一步是向造粒機內投入辣椒粉進行造粒,第二步是將辣椒顆粒放入萃取機內進行萃取,萃取劑為正己烷。第三步是將萃取殘渣放入蒸脫機,萃取殘渣經烘干后即成為辣椒渣(殘渣)。第四步是將紅辣素進入蒸發器,將紅辣素中的正己烷蒸發成蒸汽,蒸汽進入冷凝器中冷卻后回收。最后一步是脫辣,蒸發完畢的紅辣素進入脫辣罐進行脫辣,脫辣劑為酒精,將紅辣素和酒精的混合物進行離心分離,辣椒紅色素經精制后成為合格的辣椒紅色素產品。
“生產辣椒紅色素的過程中,全部是物理提取,沒有化學變化,過程中容器內的溫度也沒有超過100℃,保證辣椒紅色素提取的物質不會發生反應?!敝炫啾蟊硎尽?br>
朱培斌介紹,從辣椒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其安全性已得到世界公認。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將辣椒紅色素列為A類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
辣椒紅色素是從辣椒干中提取的一種深紅色油狀液體色素,不僅有著色劑的作用,還有潛在的營養和藥物功能。辣椒紅色素可用于油性食品、調味汁、水產品加工、蔬菜制品、果凍、冰淇淋、烘烤食品等食品中,還可廣泛應用于飼料、仿真食品、預防輻射、化妝品和制藥業中。“像我們平時見到的火腿腸、方便面調料包、醬菜等食品中,一般都會添加?!敝炫啾笳f。
天然色素價高難普及 朱培斌告訴記者,辣椒紅色素屬于一種天然食品添加劑,相比合成食品添加劑安全系數要高,天然色素除了著色的功能,還能起到營養保健的作用。以色素添加劑為例,我國的天然色素年人均食用量只有十余克,發達國家年人均食用量有500多克,我國天然色素食用比例相比非常低。
“這與我國生活水平、公眾認知度及廠家的宣傳力度都有關系。”朱培斌表示,他從上世紀90年代就在食品添加劑行業工作,上世紀90年代時天然色素的價格曾高達每噸六七十萬元,即使到現在天然色素生產工藝提高,價格仍然為每噸一二十萬元,價格的巨大差距讓很多食品生產廠家選擇使用合成色素。
現場,有居民問,“現在醬油分很多種,有一種叫味極鮮,倒一點就感覺特別香,是不是添了東西在里面?”
對此,工作人員表示,味極鮮里含有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這種成分也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居民對含有增鮮功能的調味品可以酌量添加。
記者 張同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