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新華
北京市房山區近日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行駛中的小客車發生碰撞后失控,其中一輛撞向路邊公交車站臺。有目擊者稱當時肇事車輛之間有相互斗氣、別車行為。目前兩車駕駛員均被警方刑事拘留,但5條鮮活生命就此終結,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與傷痛。 斗氣別車、嚴重超速等攻擊性駕駛行為,近年來屢見報端,成為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一大隱患。幾個月前,成都一名女司機因強行變道引發后車不滿,隨后雙方連續別車等行為令矛盾激化升級,最終女司機被后車司機從駕駛室中拖出、當街暴打。
“路怒”引發的惡性交通事故或者治安事件,正呈多發態勢。據交管部門統計,因“路怒癥”導致的交通事故,2013年為8.02萬起,2014年較上年增長2.4%,今年前4月更同比增長3.7%。
作為道路交通的重要參與者,機動車駕駛員應加強自身道德涵養,謙讓為先,切忌因交通工具的不同而“自我膨脹”。許多“路怒”一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溫文爾雅,一握緊方向盤便對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濫發不滿,性格激變令人詫異。中國自古講求“以禮待人”,處世推崇“讓”字當先,因“讓”而生的桐城“六尺巷”至今仍傳為佳話。在路上慢一慢、讓一讓是君子之德。倘若因頭腦發熱互逞一時之勇,輕則刮擦破財,重則車毀人亡。
立良法才能保善治。面對逐年遞增的“路怒”之痛,還應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這對扭轉當前道路安全形勢、保護所有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具有積極意義。前不久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審稿明確“校車客車嚴重超速超額入刑”,一些常委會委員也在審議時提出“毒駕入刑”的建議,這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但對“路怒”這種危險駕駛行為,尚需更明確法律規范、更嚴厲的法律制裁。相關部門應當加大立法調研力度,用強大的法律威懾抑制部分駕駛員撒野的沖動,讓他們收斂起任性的“路怒”,確保公眾安全的出行環境?! ?br>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