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記者從青島地鐵集團獲悉,現階段我市軌道交通仍處于全力推進、加快建設層面。計劃至2020年線路網絡化運營后,市區地鐵線路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28%,初步形成城市綜合公共交通體系。記者 張譯心
進展 加快建設軌道交通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統計,截至2014年年末,全國已有22個城市建成地鐵101條,地鐵運營里程達到3155公里。其中,地鐵線路最多的是北京,有19條;地鐵里程最長的是上海,達到643公里。“從國內已建成運營地鐵的城市來看,軌道交通只有形成網才有效率。 ”青島地鐵集團有關人士表示,成都、南京、廣州等國內多個城市在第一條地鐵線開通時,幾乎都曾出現過客流不旺的現象。在線路開通一至兩年后,客流走廊才逐步增多。當城市中其他線路陸續開通,并通過換乘站與首條線路實現互通互聯后,地鐵客流才逐漸穩定攀升。例如,南京地鐵在2005年建成首條線路,全長21公里,開通一年后的日均客流只有13萬人次。但至2010年,南京地鐵運營里程增加到84公里,線網初步建成,網絡化效應逐步顯現:2013年的日均客流達到了124萬人次。
“相對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是體現優勢的重要因素。如果只建成孤立的一、兩條線路,缺乏換乘條件,地鐵將失去吸引力,難以起到交通疏解作用。”該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市軌道交通仍處于全力推進、加快建設層面,中心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網絡尚未形成,地鐵的便捷效應無法即時顯現。
規劃 5條地鐵線長159公里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號線和2號線在建。按照國家規劃,2020年前,我市將陸續實施1號線、4號線、6號線地鐵工程,加上在建的3號線、2號線,這5個地鐵項目的總規模將達到159公里。同時,還將建設藍色硅谷城際軌道交通和西海岸軌道交通快線兩條區域快線。屆時,青島東岸城區將基本實現網絡化運營,軌道交通線網也將延伸至城陽中心區和青西新區中心區,這些線路將構建起便捷的青島主城區軌道交通骨干網絡構架。
“根據前期客流預測,至2020年線路網絡化運營后,市區地鐵線路每天承擔的客運量約為200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的28%。 ”青島地鐵集團有關人士表示,屆時,我市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將與青島站、青島北站兩個鐵路客運樞紐,青島長途汽車站等多個汽車客運樞紐,及青島機場實現銜接,軌道交通、常規公交互為補充,多種交通方式協調發展的城市綜合公共交通體系將初步形成。
地鐵3號線:青島市首條地鐵線路,于2009年6月開工建設試驗段,2010年6月進入全線施工階段。線路全長25.1公里,設車站22座,其中換乘站6座。線路自青島火車站起,至終點青島北站。
地鐵2號線:2012年11月2日,一期工程土建施工正式開工,全長25.2公里,共設車站22座,全程約40分鐘。建設范圍起自泰山路站,止于李村公園站。
地鐵1號線:為連接青西新區中心區、青島中心區和城陽現狀城區的南北向骨干線路,全長59.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線路起于青西新區,經青島主城區,止于城陽東郭莊,全線共設車站40座,其中換乘站12座。
地鐵4號線:自人民會堂站起,線路向北右轉到達海泊橋,而后向東到達汽車東站,過汽車東站后線路向北拐入嶗山科技城,過嶗山科技城后線路向東到達終點站沙子口站。線路全長26.6公里,設站21座。
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起自井岡山路站,向北過黃埔江路后,線路向西北過太行山路,然后線路轉向北過抓馬山,過抓馬山后線路轉向西至終點站中日韓園區站。線路長23.2公里,設站15座。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