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三路—香港中路路口交通組織優化微改工程于上月放開路口交通,表明我市首個交通擁堵節點道路微改工程完工,市城鄉建設委市政處日前再次公告招標,對其他11處道路擁堵節點進行微改,這意味著今年我市交通微改工程計劃已全部落實,該工程預計7月份陸續開工,今年11月底前全部完工。 記者 劉蘭星
主要涉及市南市北兩區 “小改造,大暢通”是實施道路微改帶來的巨大成效。今年,我市將通過優化路網結構,渠化道路擁堵路口、增設掉頭車道、拓寬沿線輔路等措施,統籌考慮道路綠化、交通微改、交通治堵、標志標線、交通信號、智能交通等項目的建設、優化、改造。青島工程建設管理信息網日前發布公告,對2015年道路微改工程進行招標。本次工程施工地點涉及市南、市北兩區,項目總投資457.2萬元,工程造價379.8萬元,項目建設由市城鄉建設委市政處負責。
市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次項目共涉及山東路-延吉路(南/北)等8處交通擁堵節點的道路微改,以及黃島路(芝罘路至平原路)等3處微循環道路貫通改造,充分挖掘我市道路交通運輸能力,提高區域道路循環功能,緩解道路擁堵現狀,有效改善市民出行條件。
部分公交站改造遷移 據介紹,為緩解早晚交通高峰通行壓力,在道路微改工程中,登州路39中學對面公交車站將改為港灣式車站;福州路-江西路(南端)將遷移路口公交站點,分流公交車高峰流量;福州路-江西路(北端)將改造為港灣車站;山東路-延吉路路口將壓縮部分中央綠化帶,增加左轉車道。
至此,我市今年被列入市辦實事的13處道路微改項目已全部落實。此前落實的兩處微改工程為剛剛完工的延安三路微改工程,以及近期即將完工的福州南路—香港中路路口微改工程。
小微改明顯提升通行效率 由市城鄉建設委主導的山東路交通組織優化微改工程去年完工,根據數據測算,山東路通行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作為島城的主干道路,山東路承載了較大的交通負荷,尤其是沿線的鞍山路、延吉路、江西路、閩江路等路口車流量、交通壓力更是巨大,在早晚高峰期間超長的車隊令不少走這條路的市民非常頭痛。此次治理改造,采取了設置專用掉頭車道、局部道路拓寬等措施,解決鞍山路橋下、山東路(西吳路至鞍山路)東側輔路及山東路延吉路路口、山東路江西路路口、山東路閩江路路口等幾個重點路口車輛掉頭問題。從改造后的交通運行情況來看,山東路—鞍山路交叉口路口整體通行效率提升了9.3%,即每小時多通過476輛車;山東路—延吉路交叉口整體通行效率提升了8.5%,即每小時多通過664輛車,有效地緩解了該處節點的交通擁堵情況,起到了“花小錢,辦大事”的作用。
同時,市城鄉建設委還統籌協調市交警部門,根據山東路沿線各個路口在不同時間段的擁堵狀況,提高交通信號控制技術水平,合理設置交通標志標線,確保實現路口優化微改功能。
8處道路擁堵節點實施微改 山東路-延吉路(南/北)
福州路-江西路(南/北)
杭州路-嘉定路
登州路39中學附近
長春路-內蒙古路
黑龍江路-蚌埠路
3處微循環道路貫通改造 黃島路(芝罘路至平原路)
沛縣支路(山東路路口)
膠寧高架橋北輔路 (膠寧高架桑梓路以西橋頭位置北側輔路)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