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誰開的?相信大家為啥還設監控? 5月1日,一個綠色的小房子悄然出現在即墨市大信鎮田野的路旁,走進去,滿屋子擺滿了黃瓜、西紅柿,冷柜里是雞鴨鵝肉。房子空無一人,只有一個貼著“投錢箱”大字的盒子。東西想拿你就拿……
無人售菜亭亮相即墨 即墨市大信鎮,從即墨市中心出發,大約需要20分鐘車程,已遠離市區。順著藍鰲路西行,在接近即墨市南泉高速入口的位置,遠遠就能看見一座綠色小房子佇立路北,房頂五個大字“無人售菜亭”。
走進小屋,一股涼氣襲人,這個空無一人的小屋空調正在默默運行 。“無人售菜亭”僅有十幾平方米,但布置設計很精致,空調在低溫運行保鮮,黃瓜、西紅柿、大頭菜、芹菜、四季豆等幾十樣蔬菜整整齊齊擺放在架子上,每包蔬菜有1斤、2斤不等,已提前稱好重量,貼上價格標簽,價格一般都是3元、5元等整數。
墻上還貼了兩張字條,上邊是“ 尊重他人 健康自己 請不要在此吸煙”,下邊是一張紅色的A4紙,寫著“溫馨提示沒零錢可到基地傳達室兌換”。
“俺前幾天就路過看到這個‘無人售菜亭’,想進來又不敢進,今天看到有這么多人在里面就進來看看新景兒。”即墨市通濟新經濟區樓子疃村欒淑云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孫永利剛好路過。不一會,路邊停下一輛小轎車,一家三口走進小屋,孩子蹦蹦跳跳地把錢投進了投錢箱 ,夫妻倆拿起幾包大頭菜,隨即離開。
35歲的王健就住在附近,他一邊挑選菜一邊開玩笑地說,“店家敢這么賣,我就敢投錢”。不一會兒,他的菜挑選好了 ,黃瓜 、西紅柿、大頭菜等共30元,王健拿出一沓零錢仔細點好放進投幣箱里。
售菜亭背后是什么人? 無人售菜亭一側30多米處,就是一個農業蔬菜基地,李玉安是這個300畝菜地的負責人。“開這個售菜亭,就是我們公司干的,經營一個多月了,菜金一分沒少。”
李玉安在數百畝的土地上種菜種了5年,設立這個無人售菜亭不到1個月。令他滿意的是“經營一個月以來,基本沒有不投錢的,人們的素質都很高,我們當時想的風險看來是多慮了。”
為什么設立無人售菜亭?青島澤元蔬菜種植有限公司的經理助理于璽告訴記者,“當時就是公司一個領導的想法,第一個原因是我們這個蔬菜基地里的菜都是不打農藥 、不用化肥,絕對是綠色無公害的,那就讓周圍的人們也能吃上,讓大家受益嘛。另外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人手很少,沒有員工可以抽出時間專門管理售菜,那就設了這個無人售菜亭。”
于璽指著基地里一片綠油油的蔬菜,“這些菜就是專門供我們集團公司餐廳的,也供一些會員單位,菜本不愁賣。設立無人售菜亭真的不是為了打開銷路,純粹就是為了方便大家,為周圍的人提供便利。”
讓李玉安和于璽沒想到的是,效果出奇的好。5月中旬一天晚上8點左右,一個人打來電話(售菜亭上印有公司電話),“他說你們怎么關門了,想來買菜沒法買了。”原來這個售菜亭本來營業時間到晚上8點,于是李玉安決定,把時間延長到晚上9點。
“來的很多人都是回頭客”,李玉安介紹,“他們有很多人吃了這里的菜,可能覺得好吃,所以下回就再來買。”
“有個北京的游客,他們開車回去,還買了一大包菜。”因為售菜亭靠近高速公路路口,很多去外地的人就在亭子里買些黃瓜 、西紅柿路上吃,李玉安介紹,這個地方已經成了很多貨車司機定期拿菜的點。
曾為設不設監控爭議 無人售菜亭,有菜有雞有肉,那就不怕別人不給錢嗎?
李玉安說,“這個問題我們當時也想過,但是沒想那么多。但你干任何項目都有風險吧,這個風險是我們考慮過的,最后我們還是決定開這個無人售菜亭。”結果他驚喜地發現,他原來的都想多了。
記者發現,這個無人售菜亭屋子里墻上裝了2個監控攝像頭。
“裝監控還花錢,我們真不想裝。”公司助理于璽告訴記者“當時我們也為設不設監控爭論過,”既然是無人售菜亭,那么設立監控是不是有監視人的意思呢?既然相信大家,為何多此一舉呢?
于璽告訴記者,“因為我們沒有人專門在那里看著,所以顧客把菜買走了 ,哪些菜品賣得快,哪些菜品沒有了,我們沒法知道,所以就裝個監控,隨時能看見哪些菜賣光了,就趕緊從基地補貨。”
于璽向記者表示“如果有一種辦法,能測量出哪個菜賣光了,哪個菜品該補貨了,我們寧愿不用監控攝像頭。誰愿意裝?還花錢。”
那么如果在監控里看見,別人買菜不給錢,怎么辦?于璽表示,“看見就看見了,總不能為幾塊錢追出去吧。”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們擺貨的時候,碰到一個老大爺,老大爺往投錢箱投了幾塊錢 ,但是沒拿菜,轉身就要走。他很奇怪,就問怎么給錢不拿菜呢?老大爺說,昨天來買菜忘了帶錢,把菜拿走了,今天來把錢還上。
“我們其實挺單純,沒你們想的那么多” 讓經理李玉安驚喜的是,經營一個月以來,所有來選購蔬菜的市民都按標價投幣,菜金如數收回,沒有投假幣和殘幣的,很多老百姓慕名而來。
開這個店到底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開這個售菜亭?怕不怕人不給錢?面對一撥撥記者的提問,李玉安說“我們其實很單純的,你們記者確實想多了。就是菜不錯,人手少,就開了個這么亭子,離基地近,也好放貨。”有個人問他,“為什么叫無人售菜亭,不叫售菜店或者售菜屋?”他回答“沒想啊,沒想那么多,就是隨便起了個名字。”
李玉安說,“我們其實不掙錢 ,現在售菜亭營業額基本上一天在1千元左右,這開了20多天,收入有2萬多。有時候會少幾塊十幾塊,有時候又會多出來,可能是沒零錢的原因吧,綜合下來,菜金基本收回來了。”他還介紹,“我們這里的菜比超市貴一點點,其實不打藥不用化肥,蔬菜產量就低,我們的成本也高上去了 ,看著菜(比超市)貴幾毛錢,其實真不掙錢。”
不過,李玉安對未來充滿希望,“根據經營情況,‘無人售菜亭’會進一步完善,會嘗試在城區多開幾家這樣的便民‘無人售菜亭’,現在有兩處,以后我們會開更多的這樣的亭,我們的兩個亭子證明了大家都是講誠信的人,我們也算是傳播正能量了。”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任波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