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下午,青島市藍天救援隊成功救援兩起驢友事故。一起在嶗山大河東石屋澗處,濰坊一名帶隊的驢友從河道巨石上摔落,頭部右側遭受撞擊,雙耳出血,嘔吐,無意識。同時,又接到嶗山北九水電話,有北京游客誤入山林迷路。隊長李延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2010年正式參與救援來,該救援隊共參與大大小小的救援共170多次,其中國際救援1次,僅在青島救助人數已達到了600多。
5年來參與救援170多次
5月23日下午,青島市藍天救援隊接到緊急求助,一下午成功救助兩起旅游事故。救援隊隊長李延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是一支民間自發組織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成員來自青島市轄區和在青工作的愛心人士 ,分布于社會中的不同行業。目前,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共有正式隊員59人 ,考察隊員79人,志愿者若干。在這些人當中,女的占三分之一,大部分是男的。平均年齡在35~36歲,基本是精壯年,主要是青島人。
自2010年至2015年,5年來共實施救援170多次。由于今年的數據尚未統計,截止到2014年,救援隊青島區域救援133次、救助546人,包括山地救援108次、救助534人 、水域救援20次、救助14人 ;青島域外的地震、泥石流、水災救援共11次。
所有的救助中,國際救援只有1次,就是支援尼泊爾地震災區,其余的都是國內救助。其中,國內救助大部分在省外,包括青海玉樹、四川雅安、云南彝良、甘肅天水、云南魯甸、北京等。“只有少部分救援在省內,而且95%以上在青島。”李延照表示,目前在青島共救助600多人。
救援零失誤,救助驢友最多
2010年4月14日 ,救援隊遠赴青海省玉樹州參加地震救援,此為團隊的首次地震救援。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攜帶沖鋒舟等救援裝備迅速前往援助,在受災最嚴重的南崗洼連續開展了52小時的救援。
2012年9月10日 ,赴云南省彝良縣進行地震救援。
2013年4月20~28日,赴四川省雅安市進行地震救援
2013年7月29日 ,赴甘肅省天水市娘娘壩參與泥石流救援。
2014年8月3日至13日,參加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地震救援……
李延照說,救援隊開展救援的形式主要有5種,包括:山地救援、水域救援、道路救援、城市救援和自然災害救援。170多次救援幾乎每一次他都親自參與了。不管大救援還是小救援,每一次他和隊友都會竭盡所能完成。他表示,平時外界有救助,會通過110、青島市紅十字會和朋友反映到隊內,其中110反映是最多的。無論哪一種救助,救援隊都會提前和警方取得聯系。李延照透露,在救援隊內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也是救援的三大基本原則是:救生不救死、救人不救物、救急不救濟。
“我們主要負責救助遇到突發狀況的人,給予及時的搶救,而不是誰丟了東西,讓我們幫忙找。”李延照說,他們也不會救助那些貧困的人們。但是,被救助者不幸死去,他們也會在己所能及的前提下,竭盡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
未來轉型,發展專職志愿者
談及未來的救援工作,李延照透露出自己的無奈。在這樣一種社會環境下,救援隊也開始嘗試轉型,為了救助更多的人,他們決定發展一批固定的志愿者。“很多志愿者餓著肚子來參與救援工作,十分不容易。”李延照表示,目前救援中心內部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制定形成了系統的規章制度和各種救援反應預案。如果有更多的專職志愿者加入,勢必增強救援力量,隊伍更規范化、系統化。
如此,他們不得不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志愿者的經費問題。據了解,目前救援隊的運轉大部分靠募捐來維持,下一步,為了讓整個團隊更好運轉,想轉型成一個社會企業團體。如果能得到社會、政府的支持,多些資源,他相信救援隊會做得更好。
他堅信,救援隊會不斷提升實施山地遇險、水域遇難、城市突發事故、大型自然災害等救援能力,遇有險難能迅速響應開展有序、專業、高效的現場救援;同時 ,從單純的“救險”逐漸拓展為“救險”、“防險”并重,通過資金眾籌,力爭建設成為安全避險教育與救援技能訓練為一體的防災救災培訓基地,組織部分專業骨干救援隊員走入學校、社區、企業等處,進行救援知識義務宣傳,成為在全社會普及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社會整體防災自救能力的帶頭兵。從而發展成為輔助政府救援的專業化、規范化、國際化的綜合性民間志愿應急救援組織。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