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推選,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入選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后,青島西海岸新區將以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為指導目標,依據新區自然生態系統特征和主導生態功能的空間分布特點,將全區劃分為西部崗丘與河谷平原、東部海濱和近海域及島嶼三大生態區。
規劃 新區設三大生態區 據其介紹,青島西海岸新區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約282公里,沿線分布黃島前灣、唐島灣、靈山灣等6處較大海灣,另有靈山島、竹岔島等島嶼42處,海洋資源豐富。新區森林覆蓋率46%,區內共有137條河流,擁有珠山、靈山灣2處國家級森林公園,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各1處,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1處。新區生態環境優良,具備建設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的先天條件。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全區劃分為西部崗丘與河谷平原、東部海濱和近海域及島嶼三大生態區,是與西海岸新區的地理優勢分不開的。
打造 山系海灣生態軸 據介紹,總體以膠州灣區域為重點,在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方面先行先試,開展污染物總量控制、生態紅線、陸海統籌的生態保護修復等制度建設,強化海岸帶、海島保護和生態涵養。
同時,貫徹生態理念,將山系、水系、森林、海岸、島嶼作為城市的天然基質和依托,以綠色作為新區的底色,以小珠山、大珠山、鐵镢山、藏馬山等山系為軸線打造提升城市生態綠軸。以唐島灣、靈山灣、古鎮口灣、龍灣、瑯琊臺灣、棋子灣等海灣為軸線打造提升近海開發保護帶,以兩大生態軸帶懷抱中間城市發展帶,將東西長77公里、南北寬30公里的帶狀城區貫穿起來,真正將新區發展的藍圖描繪在生態規劃的綠圖之上。
到2020年,各指標目標值在現有基礎上穩步提高,單位GDP能耗0.60噸標煤/萬元,森林覆蓋率、農田保護性耕作比例提高至55%、20%,近岸受損海域修復率、海洋保護區占管轄海域面積比率和風景名勝區占陸域面積的比率分別穩定在100%、10%、2.2%,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城鎮污水處理率、工業用水重復率和城市回用水利用率分別提高至100%、95%和40%,示范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生態指標得到優化提升。最終通過示范區建設的具體工作,在規劃編制、制度建設、投入機制、科技支撐等方面形成可以復制推廣的示范優勢。
記者 王漢峰 通訊員 臧富貴 劉成彥
相關新聞
生態示范區山東五縣市入選 為適應建設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推選出具有代表性的30個市(州、地區)、113個縣(市、區)作為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我省濟寧市、日照市及濱州市博興縣、煙臺市龍口市、青島市西海岸新區5個市縣入選。對于確定為示范區的市、縣,國家、省級有關部門將從加大生態保護與建設支持力度、新開展的工作對示范區予以優先支持、加強資金統籌、提高科技支撐等主要的配套政策上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