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備受關注的商業健康保險“個人稅優”政策正式落地。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將試點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針對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按照年均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性商業健康保險。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青島多家壽險公司了解到,目前分公司尚未接到細則。業內算賬,假設市民月收入5000元,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后,一年將少繳72元個人所得稅。
買商業健康險可享個稅優惠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將試點開展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針對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按照年均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性商業健康保險。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咨詢了青島市多家壽險公司了解到,青島地區多為分公司,尚未收到總公司相關細則。某壽險公司健康險部負責人說,政策剛剛出臺,公司內部高層仍在討論相應實施方案,同時也需要進一步觀察業內同行的做法,距離細則落地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盡管細則尚未出臺,但根據政策,業內還是就涉及兩種可能發生的執行方案提出了兩個猜想。
一種是假設將年均2400元的限額平攤至一年12個月。也就是說,分攤到每個月的稅收優惠為200元 。每月按照個人收入免繳稅上限3500元的標準計算,新政策出臺后,個人所得收入的免稅標準實際則相應上調至3700元。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市民月工資收入5000元計算,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45(元),而在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后,市民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700)×3%=39(元)。如此算下來,每年可少繳納個稅72元。
而另一種一次性扣除的方案,則讓優惠力度來得更猛烈。據一家保險公司的員工介紹,相比較將年均2400元的限額分攤至每月,還不如將2400元稅優限額作一次性扣除來得給力,這樣一來,根據我國采用的“月收入”計薪方式,在一年某一個月內將2400元限額予以稅前扣除,3500元的個人收入免繳稅上限則提高至5900元,更能激發市民購買綜合性商業健康保險的積極性。
“當然,這些只是業內的各種猜想,具體還得等待各家保險公司相關細則出臺。總的來說,這對原本就想買商業健康保險的準投保人來說,絕對是個利好消息。”上述保險公司員工說。
業內期待:新老保單具有同等優惠
“前年在一家合資壽險公司購買了一份保額30萬元的重疾險,年交8000元,連續交20年,不知道明年交費時能否享受到同等的稅收優惠待遇?”市民王女士疑惑地說。
據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了解,作為商業健康險的主流險種,重疾險的保障期限往往達到被保險人70、80歲乃至終身,交費期限也有10、15、20年不等。作為一個保障額度相對較高、交費期限相對較長的險種,存量保單的持有者更加關注續期保費交納時的“政策待遇”。
那么他們能不能具有相同的“個人稅優”政策待遇?某壽險公司一名保險代理人表示,鑒于細則并未落地,自己并不能作過多說明,不過仍然希望新老消費者都能享受到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小提醒 購買健康險一定要對號入座
一時間健康險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但是該怎么選擇健康險也成了困擾人們的問題。對此,保險專家建議在具體挑選消費型健康險產品時,消費者也要結合自身實際有所側重。
對男性消費者來說,考慮到男性往往是家庭經濟支柱,購買此類保險時,應格外關注重疾方面。而且,基于目前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平均在10萬元左右,因此男性投保消費型重疾險,保額在10萬元至20萬元較為適中。
對于女性消費者,保險專家表示,女性體質較為特殊,易遭受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女性原位癌、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等疾病侵襲,挑選消費型健康險時,就需格外關注所購產品是否承保這些女性特殊疾病。
保險專家提醒,除了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外,購買消費型健康險也有注意事項:一是要注意免賠額,因為保險公司一般對一些金額較低的醫療費用采用免賠的規定,所以有些損失,消費者如果可以承擔就不必購買保險。二是即使購買的是消費型住院醫療保險,也要注意觀望期(指保險合同生效一段時間后,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因疾病而發生的醫療費用履行給付責任)。 據《金融投資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