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真是咱老百姓的福利,在家門口就能免費量血壓和血糖。”5月7日上午,城陽區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正式啟動,14支志愿團隊、百余名志愿者參加。據悉,后期的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將以助困、助學、助孤、助殘、助老等為重點,開展“黨員奉獻進社區”、“暖心行動進社區”、“微笑服務進社區”等主題志愿行動,將溫暖送到百姓家門口。
14支志愿隊、百余名志愿者參加
5月7日上午10時許,由城陽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半島都市報主辦,流亭街道承辦的城陽區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在流亭街道西后樓社區小廣場上進行,市文明辦及城陽區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
啟動儀式上,城陽區人民醫院揚帆健康志愿服務隊、城陽區愛心聯合會、城陽區春雨愛心協會、海之情施樂會、城陽區紅十字齒科義診團等14支志愿服務隊到場,百余名志愿者參與了現場服務。“我是社區志愿者團隊的成員,從老年大學開始就一直參加志愿服務,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平時幫著鄰里照看下孩子,打掃下衛生,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西后樓社區86歲的志愿者王本恒告訴記者,雖然年紀大了,但自己只要能動彈,就會繼續參加志愿服務。城陽區春雨愛心協會負責人李寶峰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就要對春雨小學的家庭困難學生進行救助,還會以其他形式提供進社區的志愿服務。
居民家門口享義診,獲愛心捐贈
5月7日上午雖然下著雨,但西后樓社區居民王女士心里卻暖暖的。當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城陽區人民醫院志愿服務隊帶著心內科、分泌科專家和2名護士,給居民現場測血壓和血糖,還為居民提供疾病咨詢,為近60名居民送上暖心服務。而誠和獅子會和城陽區海之情施樂會兩支志愿服務隊,則各捐助3名西后樓社區居民,每人1000元善款。
啟動儀式當天,多家島城愛心企業也紛紛捐贈物資,青島利客來集團城陽購物廣場有限公司捐贈的12份花生油、大米和牛奶,城陽瑪麗婦兒醫院捐贈的15部血糖儀,萬科·桃花源捐贈的20袋大米,青島萬科國家廣告產業園捐贈的50件棉T恤衫,城陽區春雨愛心協會捐贈8700元善款,全部用于救助貧困家庭。家住西后樓社區,25歲的王女士就收到了這些愛心物資,記者了解到,王女士的爸爸因病去世,媽媽身體也不好,平時小嫚兒的生活多靠鄰里和社區居委會幫助。
5.5萬余名志愿者統一納入信息平臺
自2014年開始,城陽區志愿服務活動由各級文明辦牽頭,在全國率先將志愿服務納入統一管理信息平臺,對志愿者進行統一管理,到目前為止,城陽區網上注冊志愿服務基地142個、志愿服務組織359個、注冊志愿者達5.5萬余人,涌現出一批優秀志愿服務團隊、優秀志愿服務基地和優秀志愿者,走在全市前列。
在2014年涉及志愿服務單項獎勵中,已涌現出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春雨愛心協會等30多支特色團隊。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獲全國志愿服務示范團隊稱號,李延照獲全市唯一的全國首批優秀五星級志愿者稱號,城陽區棘洪灘街道青大一家人、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2個志愿服務基地被命名為市級志愿服務基地,而青島全市首批共11個同類基地。此外,后田社區關愛志愿隊、流亭街道西后樓社區志愿者團、海利爾浪花志愿者團、青島農業大學紅十字會志愿者團、海之情施樂會、城陽二中愛心社6支團隊當選2014年“城陽身邊好人”團體。
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溫暖服務
城陽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全社會的志愿服務納入統一管理平臺,能夠有效整合資源,通過瀏覽網頁,及時了解志愿服務的供需信息,有利于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的開展。城陽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城陽區各志愿服務團隊圍繞“關愛他人”,組織開展敬老、愛幼、扶貧、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關愛社會”,廣泛開展公共場所文明引導、網絡文明傳播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關愛自然”,組織開展山川河流生態保護、環境綜合整治等志愿服務。“從5月份開始,每月將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城陽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后期開展的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將以助困、助學、助孤、助殘、助老等為重點,陸續開展“黨員奉獻進社區”、“暖心行動進社區”、“微笑服務進社區”等主題志愿行動。
期待更多社會力量匯入
“我首先是一位普通百姓,我很喜歡志愿服務進社區這種形式,這樣能直接給百姓提供家門口的服務和愛心。”居民劉愛霞是流亭街道西后樓社區巾幗志愿者團隊的一員,她告訴記者,自己會積極參與后期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西后樓社區志愿服務隊負責人紀燕告訴記者,目前志愿者已有200多人,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分為巾幗志愿隊、夕陽紅志愿隊、自行車志愿隊,志愿者們經常幫助社區居民理發、清理環境衛生,還會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
如果您也想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給需要幫助的百姓更多的關注和溫暖,可以撥打本報熱線66733311加入到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中來。
文/記者 焦紅紅 圖/記者 趙偉華 張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