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門票跑不過CPI,很大程度上在于門票本身價格偏高,基數偏大。無視景區門票上漲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單憑跑不過CPI就否認上漲過高,有可能誤導有關部門的價格監管,縱容景區在門票經濟中愈陷愈深。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4月30日發布的一份名為《中國5A級景區門票價格分析與國際比較(2015)》的報告指出,5A級景區門票平均價格與居民收入、消費之比均呈微幅下降趨勢,而且在多數時段里,其增幅都小于同期CPI增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能得出5A級景區門票上漲過高的結論。(4月30日《中國新聞網》) 這份報告稱不能得出景區門票上漲過高結論,著實令人詫異。要知道,就在前不久,國家旅游局啟動“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創建活動時,有關負責人也坦言,對于部分旅游景區門票價格上漲過快過高,少數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虛高等問題,游客反映突出。緣何社科院的報告結論,與公眾的感受、官方的說法如此大相徑庭?
社科院報告的主要依據是,5A級景區門票平均價格增幅都小于同期CPI增幅。那么問題來了,景區門票跑不過CPI就合理嗎?拿CPI增幅作為參照系,高于CPI增幅的價格增幅就是過高上漲,低于CPI增幅的價格增幅就是合理上漲,這樣的論證也未免太武斷。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基數和增幅成反比,基數越小,增幅越大,基數越大,增幅越小。我國景區門票跑不過CPI,很大程度上在于門票本身價格偏高,基數偏大。目前我國5A級景區中門票價格大多已過百元,部分甚至超過300元,占我國居民月收入比例遠遠高于國外的景區。有記者做過統計,要想逛完全國175個5A景區,僅門票就需花費近兩萬元。
同時,判斷價格增幅是否合理,還要看漲價是否物有所值,消費者得到的產品和服務有沒有得到相應提升。眼下,一些景區門票總是想漲就漲,“成本提升”、“限制人流”等理由隨便編一個,就能堂而皇之地漲價。這樣太過“任性”的門票上漲,哪怕只是多掏一塊錢,游客都覺得被坑了。
此外,既然報告主題為“中國5A級景區門票價格分析與國際比較”,就應該看到,中外景區門票之間的差距,不僅在于歐美國家景區票價占人均收入比重遠遠低于我國,更在于國外文化遺產、國家公園、博物館等門票價格普遍不高,相當一部分還是免票。自然風光、人文古跡都屬于公共資源,具有公益屬性,不應收取高額的門票。
無視景區門票上漲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單憑跑不過CPI就否認上漲過高,這樣的報告不僅缺乏公信力,難以令公眾信服,還可能誤導有關部門的價格監管,縱容景區在門票經濟中愈陷愈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